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兴·其三》
《秋兴·其三》全文
宋 / 汪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一旦风起洛滨,东归聊复寄鲈莼

如今已在渔乡住,宜与清朝散人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东归(dōng guī)的意思:指东方的归宿,表示东方的归还或返回。

风起(fēng qǐ)的意思:指风开始刮起来,也比喻事情开始发生或情况开始变化。

鲈莼(lú chún)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互相依赖,不能分离。

清朝(qīng cháo)的意思:指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存在于1644年至1912年间。

秋风(qiū fēng)的意思:秋天的风。也用来比喻寂寥、凄凉的情景或气氛。

如今(rú jīn)的意思:指现在,表示当前的时间或情况。

散人(sàn rén)的意思:指没有固定职业、没有固定住所的人。

一旦(yī dàn)的意思:表示某种情况一旦发生就会引起重大的变化或后果。

渔乡(yú xiāng)的意思:指渔民的家乡,也用来形容生活简朴、宁静祥和的地方。

注释
秋风:秋季的凉风,常引申为思乡之情或时令变化。
洛滨:洛阳河畔,古代地名,代指故乡。
鲈莼:鲈鱼和莼菜,象征家乡的美食,也寓指思乡之情。
渔乡:以打渔为生的乡村,暗示了诗人新的生活环境。
清朝:清晨,这里指早晨的宁静时光。
散人:闲散之人,诗人自谦或自况为隐逸者。
翻译
每当秋风吹过洛阳河畔,我向东归乡暂且寄托鲈鱼莼菜的思乡之情。
如今我已定居在渔村,适宜于清静的早晨,做一个闲散之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汪莘的《秋兴》之三,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归隐田园的生活理想。

“一旦秋风起洛滨”:秋风突然吹拂洛阳城外的河岸,这里用“一旦”表达了时间的突发性和季节变化的明显,通过“秋风”的引入,为诗歌营造了一种萧瑟、清冷的氛围。

“东归聊复寄鲈莼”:诗人希望向东方归去,暂且寄寓于鲈鱼(古代指河豚)和莼草之中。这里的“聊复”表达了暂时的意思,而“鲈莼”则象征着简单、平淡的生活。

“如今已在渔乡住”:诗人已经居住在渔人之乡,即一个以捕鱼为生的简朴地方。这句话强调了诗人现实中的隐逸生活,渔乡常常是古代文人表达归隐田园愿望的理想场所。

“宜与清朝作散人”:在清晨的时光里,与世间万象一同沐浴着朝阳,成为一个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散仙。这里的“宜与”表达了诗人的愿望,而“清朝作散人”则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俗、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境界。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于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追求精神自由和淡泊明志的心声。

作者介绍

汪莘
朝代:宋   字:叔耕   号:柳塘   籍贯:休宁(今属安徽)   生辰:1155~1227

汪莘(1155~1227)南宋诗人。字叔耕,号柳塘,休宁(今属安徽)人,布衣。隐居黄山,研究《周易》,旁及释、老。宋宁宗嘉定年间,他曾三次上书朝廷,陈述天变、人事、民穷、吏污等弊病,以及行师布阵的方法,没有得到答复。徐谊知建康时,想把他作为遁世隐士向朝廷荐举,但未能成功。晚年筑室柳溪,自号方壶居士,与朱熹友善。作品有《方壶存稿》 9卷,有明汪璨等刻本;又有《方壶集》4卷,有清雍正九年(1731)刻本。 
猜你喜欢

哭顾徵君宁人·其三

招魂不返恨天涯,旅榇空归葬海沙。

楚国两龚长不食,淮阳一老久无家。

苍松岁晚孤生苦,白鹭天寒两鬓华。

闻道五经多注释,不知谁为作侯芭。

(0)

菜·其四

户外开畦傍水云,儿童灌沃一筒分。

断葱日日劳滂母,挑菜朝朝泣范君。

葵叶滑甘双箸下,芥薹香辣四邻闻。

明年春日春盘献,更有兰芝吐紫芬。

(0)

绿珠井·其二

寒泉终古白粼粼,饮水能令出丽人。

梁女自归金谷日,蛮花都让绿萝春。

长为石氏千秋事,未死真珠十斛身。

吹笛当时多弟子,有谁相殉落花尘。

(0)

燕昭王·其二

君臣甘苦总相同,二十馀年旦暮中。

汤武仁声虽未洽,春秋义战此为雄。

王前久已无师友,天定那能善始终。

三代至今人物少,乐君真有卧龙风。

(0)

逢日者周生赋

知子青囊有妙篇,升沉一为决皇天。

庄生未试屠龙技,蔡泽犹逻跃马年。

湖上蝉声催落照,雨中草色染轻烟。

离情直与长江水,送至梅花大庾边。

(0)

明妃庙·其四

野庙空林宿鹭群,山花和泪落纷纷。

无穷翁主成青草,有恨瑶姬化彩云。

清似苧萝溪荡漾,香连巫峡雨氤氲。

只今流落龙荒客,未嫁呼韩已似君。

(0)
诗词分类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诗人
李耳 荀子 李斯 曾参 吕不韦 公羊高 谷梁赤 宁戚 孔子 墨子 江采萍 徐惠 李朝威 李延寿 房玄龄 吴理堂 邹弢 孙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