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咏 虾 蟆 唐 /蒋 贻 恭 坐 卧 兼 行 总 一 般 ,向 人 努 眼 太 无 端 。欲 知 自 己 形 骸 小 ,试 就 蹄 涔 照 影 看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兼行(jiān xíng)的意思:指同时兼顾多个方面或从事多项工作。
努眼(nǔ yǎn)的意思:用力睁大眼睛,专心注视。
太无(tài wú)的意思:极其无能或无知
蹄涔(tí cén)的意思:形容马蹄子干净整洁,没有一点儿泥土。也比喻人的品行纯洁。
无端(wú duān)的意思:没有理由、没有根据、毫无道理
形骸(xíng hái)的意思:指人的外表或形体。
一般(yì bān)的意思:通常,普遍
自己(zì jǐ)的意思:指个人,表示一个人独立思考、做事、承担责任的能力和意愿。
总一(zǒng yī)的意思:总是一样;始终如一
坐卧(zuò wò)的意思:指坐或躺着休息或行动。
- 注释
- 坐卧:指人的各种姿势。
兼行:包括行走。
总一般:总是很普通。
向人:对着他人。
努眼:挤眉弄眼。
太无端:过于不合时宜。
形骸:人的身体。
小:微小。
试:尝试。
蹄涔:马蹄踏出的小水坑,比喻极小的地方。
照影:照镜子或水面反映影像。
看:观察。
- 翻译
- 无论是坐着、躺着还是行走,都显得平常无奇。
他向人挤眉弄眼的样子太过突兀。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蒋贻恭的《咏虾蟆》,通过描写虾蟆(即蛤蟆,即青蛙的一种)的形态和行为,来反映出诗人对世间事物表现出的讽刺与智慧。诗中“坐卧兼行总一般”一句,指的是虾蟆不拘泥于特定的姿势,它的生活状态看似平凡无奇,但却是它本身自由自在的写照。接下来的“向人努眼太无端”,则表现了诗人对那些没有原因就盯着别人瞧的人或事物的一种讥讽,通过虾蟆偶尔瞪视人类的形象来表达这种批评。
最后两句,“欲知自己形骸小,试就蹄涔照影看”,则是诗人的自我反省和对读者的提醒。这里的“蹄涔”指的是虾蟆嘴里的唾沫,它可以作为一个微小的镜面,映射出自己的身形。诗人通过这样的意象,告诫我们要有自知之明,要认识到自己的渺小和局限,以及在这个世界中保持谦逊的态度。
整首诗以虾蟆为喻,深含哲理,既表现了对世俗之人的批判,也体现了诗人对于个人的自我认知与修养的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张子公以圆鉴见寄作诗报之
我观大圆鉴,莹澈靡瑕垢。
清光溢寒蟾,碧井窥古甃。
冰池绝埃尘,玉璧无肉好。
不知何年铸,款识杂篆籀。
冷然照肝胆,况烛须眉秀。
英英张公子,辍赠意独厚。
使我正衣冠,更以别妍陋。
嗟予罹百忧,半世困驰骤。
苍浪齿发衰,已觉成老丑。
幸兹置宽闲,闭户念往咎。
冠攲与佩落,颠倒散襟袖。
平生遭谤谗,白黑坐分剖。
逝将杜德机,渐可塞智窦。
岂徒齐美恶,端欲一昏昼。
鉴焉何所施,无乃虚授受。
聊持戏凤匣,藏此蟠螭纽。
精光秘不露,犹使魑魅走。
讵逃鹦鹉形,时作蛟龙吼。
君看方寸间,此物谁蔽覆。
灵台湛虚明,广博含宇宙。
纤毫莫凝结,万象悉笼囿。
宁随古今移,不逐面目皱。
人人各具足,一一谢雕镂。
无尘安用拂,表里自通透。
诸佛亦何为,四智此为首。
祖师持出游,法器久已就。
那将清净眼,更入烦恼蔀。
随缘梦幻中,坐阅蛮触斗。
本来妙明心,一念證无漏。
持此还寄君,试问承当否。
《张子公以圆鉴见寄作诗报之》【宋·李纲】我观大圆鉴,莹澈靡瑕垢。清光溢寒蟾,碧井窥古甃。冰池绝埃尘,玉璧无肉好。不知何年铸,款识杂篆籀。冷然照肝胆,况烛须眉秀。英英张公子,辍赠意独厚。使我正衣冠,更以别妍陋。嗟予罹百忧,半世困驰骤。苍浪齿发衰,已觉成老丑。幸兹置宽闲,闭户念往咎。冠攲与佩落,颠倒散襟袖。平生遭谤谗,白黑坐分剖。逝将杜德机,渐可塞智窦。岂徒齐美恶,端欲一昏昼。鉴焉何所施,无乃虚授受。聊持戏凤匣,藏此蟠螭纽。精光秘不露,犹使魑魅走。讵逃鹦鹉形,时作蛟龙吼。君看方寸间,此物谁蔽覆。灵台湛虚明,广博含宇宙。纤毫莫凝结,万象悉笼囿。宁随古今移,不逐面目皱。人人各具足,一一谢雕镂。无尘安用拂,表里自通透。诸佛亦何为,四智此为首。祖师持出游,法器久已就。那将清净眼,更入烦恼蔀。随缘梦幻中,坐阅蛮触斗。本来妙明心,一念證无漏。持此还寄君,试问承当否。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96467c6dbedc55d04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