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夏夕雨中》
《夏夕雨中》全文
宋 / 释斯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林钟磬夜偏长,古鼎闲焚柏子香。

石榻未成芳草梦,西风吹雨过池塘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xiàzhōng
sòng / shìzhí

mǎnlínzhōngqìngpiānchángdǐngxiánfénbǎixiāng

shíwèichéngfāngcǎomèngfēngchuīguòchítáng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柏子(bǎi zǐ)的意思:指柏树,比喻品德高尚、坚贞不屈的人。

池塘(chí táng)的意思:池塘指的是一种水源,比喻一定范围内的事物或环境。

芳草(fāng cǎo)的意思:指美好的事物或人物。

林钟(lín zhōng)的意思:形容人多,人声嘈杂。

偏长(piān cháng)的意思:超过正常长度或时间的长。

石榻(shí tà)的意思:指坚硬的床铺,比喻坚定不移的决心和意志。

西风(xī fēng)的意思:指西方的风,比喻妻子的言行或行为举止温柔和顺服,对丈夫百依百顺。

钟磬(zhōng qìng)的意思:比喻音乐和声音的美妙动听。

柏子香(bǎi zǐ xiāng)的意思:指柏木散发出的香气,比喻品德高尚、令人敬重。

鉴赏

这首宋代诗人释斯植的《夏夕雨中》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寂寥的夏日夜晚画面。首句“满林钟磬夜偏长”以钟磬的声音反衬夜晚的漫长,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古鼎闲焚柏子香"进一步渲染了清幽的氛围,通过点燃古鼎中的柏子香,传递出一种禅意和宁静。

接下来,“石榻未成芳草梦”写诗人躺在石榻上,试图在雨声中入睡,但思绪尚未完全沉浸于梦境,暗示着诗人的心境并未完全放松。最后一句“西风吹雨过池塘”,则以窗外的风雨声和池塘的景象,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也寓含了诗人对世事无常的淡淡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夏日雨夜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思考,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禅意。

作者介绍

释斯植
朝代:宋

释斯植,字建中,号芳庭,武林(今浙江杭州)人。曾住南岳寺,晚年筑室天竺,曰水石山居。与同时诗人胡三省、陈起等多有唱酬。《南宋六十家小集》收有《采芝集》及《采芝续稿》各一卷(续稿有理宗宝祐四年自跋)。事见本集及《续稿跋》。 释斯植诗,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本为底本,《采芝集》编为第一卷,《采芝续稿》编为第二卷。校以读画斋本《南宋群贤小集》(简称群贤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猜你喜欢

刘正之宜楼四章

春风满庭除,琴瑟亦静好。
翁中有欢伯,相祝以偕老。

(0)

挽李尚书母太淑人

紫橐光先烈,青衫拾世科。
家声今益振,母训昔应多。
方听焚舟誓,俄闻喜缶歌。
定非孙与祖,一战一言和。

(0)

答曾伯玉借长编二首

白露下百草,迅商薄修林。
幽人起长怀,感此节物深。
揽衣自徘徊,抚剑还悲吟。
丈夫各有志,莫作儿曹心。
涉远当疾趋,畏景须就阴。
愿言理轻车,去上南山岑。

(0)

代季亨二首

枌榆接影一牛鸣,淑德相传到后生。
三世只身长婉娩,两儿双泪遽纵横。
蘋蘩春涧情何切,机杼秋堂眼明。
细读古今贤妇传,谁家騃女亦书名。

(0)

代曾鲁仲挽蒋同叔母二首

釜灶朝晡百俭艰,卮匜滫瀡况慈颜。
欲知妇顺妻贤处,尽在姑啼夫哭间。
庭下芝兰方擢秀,堂前松桧未应悭。
空余马鬣崔嵬在,及见春风衣锦还。

(0)

嘉兴道间二首

征途不寐辄终夕,故里无书今几时。
离别因知双鬓改,饥寒解使寸心悲。

(0)
诗词分类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诗人
邹浩 文徵明 元好问 刘禹锡 董其昌 王慎中 释文珦 戴复古 王冕 李攀龙 宋褧 陈宝琛 高启 李昌祺 赵抃 韦骧 白玉蟾 赵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