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住静·其四》
《住静·其四》全文
明 / 释大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争几花为供,闲门作缘

水边盘足坐,树下枕拳眠。

上山窗火,云生石突烟

有时持钵去,隔岸移船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持钵(chí bō)的意思:指持着盛水的钵,比喻担任重要职务或负有重大责任。

隔岸(gé àn)的意思:指两岸之间有一定距离,比喻关系疏远、隔膜。

盘足(pán zú)的意思:形容人坐得端正,不敢稍动。

上山(shàng shān)的意思:指向山上走或攀登山峰,也可引申为追求进步、攀登事业的意愿。

突烟(tū yān)的意思:指火势突然腾起,烟雾冲天。

闲门(xián mén)的意思:指平时不起作用的门,比喻不经常使用或不重要的事物。

移船(yí chuán)的意思:移动船只,指调整策略或改变方向以适应新的情况。

有时(yǒu shí)的意思:偶尔;间或;有时候

作缘(zuò yuán)的意思:指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关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充满了禅意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首句“争几花为供”,以“争”字生动地展现了僧人对生活细节的淡然态度,花虽美,却无意争艳,而是作为生活中的点缀,增添几分清雅。接着“闲门鸟作缘”,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宁静与和谐,鸟儿在门前自由飞翔,成为一道自然的风景线,与僧人的生活相得益彰。

“水边盘足坐,树下枕拳眠”,这两句通过具体的场景描写,展现了僧人生活的闲适与自在。水边盘腿而坐,树下枕手而眠,这样的生活状态,既体现了对自然的亲近,也反映了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日上山窗火,云生石突烟”,这两句则将时间与空间的转换巧妙融合,日出时分,山窗之火映照着温暖的光线,云雾缭绕间,石突之上升起袅袅炊烟,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充满生机的画面。

最后,“有时持钵去,隔岸唤移船”,这一句描绘了僧人偶尔外出的情景,手持钵盂,轻声呼唤对岸的船只,前往其他地方,无论是行还是止,都显得从容不迫,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尊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僧人日常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超脱世俗、亲近自然的生活态度,以及内心世界的平和与宁静,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作者介绍

释大香
朝代:明

大香,号唵囕 ,明末塘栖大善寺主持。与塘栖文人卓人月、卓回诸人相交颇多。大香主持大善寺,静虑之暇,作《无心柏赋》,又作《大善八咏》,曰:《棠溪》《黄鹤山》《碧天桥》《永明井》《独树斋》《净业楼》《放生河》《无心柏》。著有《云外录》十八卷。
猜你喜欢

南明慧长老写师像求赞

发之白兮苍山雪寒,眼之冷兮远水秋还。

机自转兮夜斗有柄,气自清兮星河无澜。

谷应声而亡像,珠受色而不瘢。

瀛海潮落兮平且净,天宇云收兮虚更宽。

万化起灭兮,默见其端。

(0)

送僧

一钵即生涯,随缘度岁华。

是山皆有寺,何处不为家。

笠重吴天雪,鞋香楚地花。

他年访禅室,宁惮路岐赊。

(0)

不留尘物

不留尘物涴吾清,更喜官中无姓名。

淡饭粗衣随处乐,登山临水一身轻。

(0)

偈二十二首·其十九

残冬凛冽寒,滴水便成团。

翻忆少林祖,齐腰立雪难。

或谓将心与汝安,觅心不见一毫端。

廓然记得来时路,顿觉壶中景象宽。

琉璃光里一般般,午夜依依月正圆。

最先三子得皮肉,末后一人得髓还。

(0)

雪庭

玉砌晓光寒,家风个样生。

须知平白处,著脚是深坑。

(0)

偈颂七十一首·其四十六

虎生三子尾吒沙,咂舌垂涎弄爪牙。

但见威风起岩窦,不知月照几千家。

(0)
诗词分类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诗人
卢龙云 曹家达 彭汝砺 释德洪 邵宝 释函是 吴与弼 陆深 释函可 黎民表 朱诚泳 李之世 项安世 林光 佘翔 释居简 于慎行 虞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