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亩松阴覆草亭,数声鹤泪彻秋冥。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高雅的画面,通过对比与隐喻,展现了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对世俗奢华的淡然态度。
首句“半亩松阴覆草亭”,以“半亩”形容松树的面积,虽小却充满生机,松阴覆盖着草亭,营造出一种幽静、清新的氛围。这里的“松”象征着坚韧不拔、高洁的品质,“草亭”则代表了简朴的生活环境,两者结合,展现了一种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生活态度。
次句“数声鹤泪彻秋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鹤的叫声比作“鹤泪”,在秋天的寂静中回荡,增添了画面的凄美与深邃。鹤在中国文化中常被视为高洁、长寿的象征,其叫声往往被赋予了哀愁或超脱的情感,这里通过“鹤泪”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深切感受和对生命短暂的感慨。
后两句“五侯池馆多歌舞,不及君家此味清”,通过对比手法,将豪华奢侈的宫廷生活与诗中所描绘的简朴自然之美进行对比。五侯指的是古代有权势的贵族,他们的池馆中歌舞升平,但这种繁华背后隐藏的是空虚与浮躁。相比之下,诗中的“君家”(即主人)享受的是一种清静、纯粹的自然之乐,这种生活态度更加值得推崇。
整首诗通过对松、鹤、草亭等自然元素的描绘,以及对世俗生活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繁华世界中空洞虚伪的批判。诗中蕴含的哲理与情感,使得读者在欣赏画面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深邃的思想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