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任丘道中观保甲法成口号寄王任仲明府》
《任丘道中观保甲法成口号寄王任仲明府》全文
明 / 董其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似将金甲春农阡陌军容细柳同。

如此郊歌渡虎,肯令三辅飞鸿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春农(chūn nóng)的意思:春季农事,指春天的农业劳动。

飞鸿(fēi hóng)的意思:指雄鹰飞翔的姿态,形容才华出众、志向远大的人。

郊歌(jiāo gē)的意思:指在田野或乡村中唱歌。也用来比喻人们在安乐无忧的环境中歌唱、欢乐。

金甲(jīn jiǎ)的意思:形容人的皮肤黝黑如金属甲胄。

军容(jūn róng)的意思:指军队的容貌和仪表,也泛指军队的整体形象。

阡陌(qiān mò)的意思:形容道路纵横交错,错综复杂。

如此(rú cǐ)的意思:表示事物的状况或程度如此,表示程度非常之高。

三辅(sān fǔ)的意思:指古代中国的三个辅助行政区域,即都城周围的三个辅助区域。也指古代官府的三个辅助机构,即都城周围的三个辅助机构。

四郊(sì jiāo)的意思:指城市周围的郊区。

细柳(xì liǔ)的意思:形容女子柔美婉转,如柳枝一般纤细婀娜。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董其昌在任丘道中观察保甲法实施的场景,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军民共治、秩序井然的社会景象。

首句“似将金甲寄春农”,形象地描绘了保甲制度下,士兵们如同穿上金甲的农夫,既体现了军事纪律的严格,又融入了农耕生活的和谐,展现出一种军民一体、共守家园的景象。

次句“阡陌军容细柳同”,进一步强调了保甲法实施后,军纪与民间的秩序如同细柳般紧密相连,既保持了军队的严整,又与乡村的宁静相得益彰,营造出一幅安定祥和的画面。

后两句“如此四郊歌渡虎,肯令三辅有飞鸿”,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保甲法的实施比作能够使四郊的百姓欢歌,勇敢地渡过险境,象征着保甲法不仅维护了地方的安全,更激发了民众的斗志与信心。同时,“肯令三辅有飞鸿”则表达了对保甲法能有效防止外敌入侵、保护三辅地区安宁的期待与信心,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和平与稳定的深深关切。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保甲法在明代社会中的积极作用,以及诗人对此持肯定和支持的态度。

作者介绍
董其昌

董其昌
朝代:明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闵行区马桥)人,明代书画家。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后谥“文敏”。董其昌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色,古朴典雅。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兼有“颜骨赵姿”之美。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能诗文。
猜你喜欢

送向武金吏目

一命微官万里程,清时行送鲁诸生。

天连粤徼孤城险,家渡湘江数口轻。

杨柳飞花沾去棹,桄榔杂树乱离情。

才高莫叹淹遐僻,政满还来谒圣明。

(0)

题严氏光远堂

朴山先生天下士,明经著书遗来世。

宰相持书献天子,宠召除官列中秘。

结缨彯组青琐闱,萧散终怀荷芰衣。

明日上书乞身去,万里碧霄鸿鹄飞。

窈窕烟霞护丘壑,共羡知几返真乐。

园田旧绕柴桑居,山水清于富春郭。

又百馀岁传曾孙,束帛徵起官桥门。

峨冠正席讲周孔,诜诜俊彦罗玙璠。

两贤出处各有道,前后声华相映好。

光远堂中春不穷,乔木风烟拂晴昊。

插架牙签万卷存,焚香扫径无尘喧。

阶前暖翠看慈竹,岁岁年年蕃子孙。

(0)

题画留别许澜伯

故人喜我远还家,却向溪阴放钓槎。

且尽樽前一杯酒,明朝相望在京华。

(0)

东郭襟咏十首·其三葑村

荒村依野葑,树色水光边。

人家知远近,犬吠隔溪烟。

(0)

送人还江西

清江水浸芙蓉花,君来别我将还家。

知君家在临川住,十载从宦游京华。

职居宗正掌清近,亲见玉牒滋仙葩。

圣恩如天浩无际,特赐休老寻烟霞。

都门祖饯拥冠盖,有琴在囊书在车。

到家山水想依旧,西风落木秋更佳。

晓窗一枕梦初破,忘却厅鼓趋晨衙。

山田霜降稻新刈,晴溪水涸鱼堪叉。

陶然醉卧菊篱下,人生此乐真无涯。

二疏荣归难独美,朝野叹羡良非誇。

惭余未遂报明主,敢忆五湖乘钓槎。

赋诗赠君西别去,侧身东望空长嗟。

(0)

聚玉堂诗

连城白璧天下奇,卞和得之翻见疑。

周家弘璧及琬琰,列陈西序谁能窥。

何如春秋邾国多,一门长幼春雍熙。

风云清淑华搆启,九龙山前震泽湄。

春花秋月岁频度,堂上日日吹埙篪。

伯兄资禀温且栗,仲季咸粹无瑕玼。

吕君旧为文学掾,揭题聚玉颜堂楣。

河南先生玉堂老,文章烨耀长虹垂。

雄篇奥义作题识,力挽古道孰浇漓。

容台博士梁溪彦,持卷索我为歌诗。

硁硁顽矿人所弃,敢对西子扬蛾眉。

勉思祖母尤氏族,事宋穆陵为太师。

昔营菟裘并锡麓,少小犹忆相追随。

邑中著姓我多识,邹氏颇亦曾相知。

青毡传家将百载,不逐桑海同更移。

秋风万木总凋谢,挺然独抱凌霜姿。

只今相承凡几叶,庭前皎皎增璚枝。

缅怀时风久趋薄,欲咏棠棣嗟吾衰。

喜君与俗不俱靡,二难皓发全怡怡。

有如纷纷鸡鹜侣,蔚然孤凤丹山仪。

余家昔尝秉友爱,乡人曾以芝兰推。

那知中道遇摧折,鹡鸰原上徒伤悲。

中情感激为君赋,才薄愧乏琼瑶词。

(0)
诗词分类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诗人
王冕 李攀龙 宋褧 陈宝琛 高启 李昌祺 赵抃 韦骧 白玉蟾 赵熙 洪咨夔 李曾伯 王绂 赵孟頫 杜牧 黄遵宪 曹植 魏了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