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释
- 带雨:带有雨水。
山云:山间的云雾。
不肯:不愿意。
明:清晰可见。
草泥:草和泥土。
封径:封锁道路。
断:阻断。
人行:行人行走。
纵有:即使有。
鸟飞路:鸟儿飞翔的小路。
十日:十天。
不闻:听不到。
鶗鴂:杜鹃鸟。
- 翻译
- 带着雨的山间云雾不愿散去,小路被草泥封锁,行人无法通行。
尽管竹林中仍有鸟儿飞翔的小道,但十天过去了,也没有听到杜鹃鸟的叫声。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连绵的春雨给大自然带来的静谧与孤寂。"带雨山云不肯明,草泥封径断人行",这里的“山云”和“草泥”构成了一个湿润而幽暗的景象,山中的云雾缭绕,连绵的细雨使得山路变得泥泞,不适宜人行。这种描写既表现了自然界在春雨中的一种静谧美,也隐含着诗人的孤独和内心世界的封闭。
"竹林纵有鸟飞路,十日不闻鶗鴂声"一句,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氛围。即使是在竹林之中,即便是有鸟儿在枝头跳跃,但连续十天的雨水也让那些习惯于鸣叫的小鸟们都沉默不语,仿佛连它们也被这久雨给压抑了精神。
整首诗通过对久雨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回归自然的心境。诗人借助这种孤寂而宁静的自然环境,抒发了自己的内心感受,或许是在表达一种隐逸的生活态度,或者是对外界喧嚣的一种逃避。在这久雨绵绵中,诗人的情怀得以沉淀和净化。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续断肠词十首
古人曾赋断肠诗,犹记镫前展卷时。
修到清才多缺陷,岂知我续断肠词。
昔年曾痛兰芽折,玉燕重来吉梦符。
珍重明珠双入手,奇姿竞说是家驹。
毛诗初授诵琅琅,每听斋声彻内堂。
此日紫荆花外望,案头空剩读书囊。
不惯酣眠耐晓寒,便从寝室问爷安。
童年也解晨昏意,无怪西河泪不乾。
更比童乌少一龄,八年短梦霎时醒。
丸熊有志今何望,雏凤声残不可听。
泡影空花悟夙因,重翻边箧更酸辛。
零笺碎墨依然在,不见牵衣问字人。
阿连嬉戏恰随肩,玉质温温亦可怜。
岂是夜坛悲寂寞,要他同赋棣华篇。
晓镜台前索果从,夜窗围绕一灯红。
当时笑语浑閒事,此际追思似梦中。
碧梧双凤已腾空,望断云霄路不通。
碧落黄泉真缥缈,不知何处是儿踪。
人到伤心百念灰,愁肠华发暗相催。
此生福慧成虚语,且把哀情抒写来。
《续断肠词十首》【清·杨浣芬】古人曾赋断肠诗,犹记镫前展卷时。修到清才多缺陷,岂知我续断肠词。昔年曾痛兰芽折,玉燕重来吉梦符。珍重明珠双入手,奇姿竞说是家驹。毛诗初授诵琅琅,每听斋声彻内堂。此日紫荆花外望,案头空剩读书囊。不惯酣眠耐晓寒,便从寝室问爷安。童年也解晨昏意,无怪西河泪不乾。更比童乌少一龄,八年短梦霎时醒。丸熊有志今何望,雏凤声残不可听。泡影空花悟夙因,重翻边箧更酸辛。零笺碎墨依然在,不见牵衣问字人。阿连嬉戏恰随肩,玉质温温亦可怜。岂是夜坛悲寂寞,要他同赋棣华篇。晓镜台前索果从,夜窗围绕一灯红。当时笑语浑閒事,此际追思似梦中。碧梧双凤已腾空,望断云霄路不通。碧落黄泉真缥缈,不知何处是儿踪。人到伤心百念灰,愁肠华发暗相催。此生福慧成虚语,且把哀情抒写来。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52067c7064e72998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