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下陈蕃榻,人传窦谏碑。
- 拼音版原文全文
陈 帐 管 尊 公 挽 诗 宋 /方 岳 不 独 於 书 癖 ,论 边 语 亦 奇 。丘 园 身 竟 老 ,场 屋 世 谁 知 。客 下 陈 蕃 榻 ,人 传 窦 谏 碑 。九 华 山 翠 外 ,烟 草 正 离 离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独(bù dú)的意思:不仅仅,不只是
场屋(chǎng wū)的意思:指虚伪、假装的样子或行为。
华山(huà shān)的意思:华山指的是中国的一个著名名山,也可以用来比喻人的名誉或声誉。
九华(jiǔ huá)的意思:形容人的容貌非常美丽动人。
离离(lí lí)的意思:形容离别的悲伤心情。
丘园(qiū yuán)的意思:指智慧高深、学识渊博的人。
山翠(shān cuì)的意思:形容山上的树木繁茂、郁郁葱葱。
书癖(shū pǐ)的意思:对书籍有着特别的喜爱和迷恋,痴迷于读书。
下陈(xià chén)的意思:指下降、降低。
烟草(yān cǎo)的意思:指烟草的香味或烟雾。也用来比喻一些具有迷人魅力或使人陶醉的事物。
陈蕃榻(chén fān tà)的意思:指人生短暂,时间过得很快。
九华山(jiǔ huà shān)的意思:九华山是中国的一座名山,这个成语指的是身世显赫、地位崇高。
- 注释
- 不独:不仅。
癖:特别爱好。
论:谈论。
边语:边疆事务。
丘园:田园生活。
竟:最终。
老:度过。
场屋:科举考试场所。
客:宾客。
陈蕃榻:陈蕃的榻,指贤士接待之处。
窦谏碑:窦谏的碑文,可能指有德行或直言敢谏的人的事迹。
九华山:地名,著名的山。
翠:绿色。
烟草:这里指草木茂盛。
离离:形容草木繁密的样子。
- 翻译
- 不仅对书籍有特殊的爱好,谈论边疆事务也显得奇特。
在田园生活中度过了大半辈子,世人却鲜有人知我的才学。
宾客们坐在陈蕃的榻前,人们传颂着窦谏的碑文。
九华山之外,青翠之中,烟草茂盛一片。
- 鉴赏
这首古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人遗迹的怀念之情和历史沧桑的感慨。"不独于书癖,论边语亦奇"一句显示了诗人除了钟爱书籍外,对于边塞军事的讨论也感到新奇与兴趣。"丘园身竟老,场屋世谁知"两句反映出诗人对时光流逝和历史遗迹渐渐被人忘记的无奈感受。"客下陈蕃榻,人传窦谏碑"表明诗人在参观故人遗留的物品,如陈蕃的床榻和窦氏的谏碑时,心中涌现出的敬意与怀念。
最后两句"九华山翠外,烟草正离离"则描绘了一幅自然景象,九华山的翠绿色彩在远处展现,而近处却是随风摇曳的烟和野草,这种对比强调了时间带来的变化与淡忘。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遗迹的描述和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一种对过去的追思,以及面对历史变迁时的哀伤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杂曲歌辞.少年行四首·其一
少小边州惯放狂,骣骑蕃马射黄羊。
如今年老无筋力,犹倚营门数雁行。
家本清河住五城,须凭弓箭得功名。
等闲飞鞚秋原上,独向寒云试射声。
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咸阳。
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
霜满中庭月满楼,金樽玉柱对清秋。
当年称意须行乐,不到天明不肯休。
园林晏起寄昭应韩明府卢主簿
田家已耕作,井屋起晨烟。
园林鸣好鸟,闲居犹独眠。
不觉朝已晏,起来望青天。
四体一舒散,情性亦忻然。
还复茅檐下,对酒思数贤。
束带理官府,简牍盈目前。
当念中林赏,览物遍山川。
上非遇明世,庶以道自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