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补和王深甫颍川西湖四篇·其三竹间亭》
《补和王深甫颍川西湖四篇·其三竹间亭》全文
宋 / 苏颂   形式: 五言绝句

青青林间竹,有亭才袤丈。

林深隔嚣尘人间见真尚。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青青(qīng qīng)的意思:青色的、绿色的、年轻的。

青林(qīng lín)的意思:指繁茂的青树林,比喻人才济济、人多且有才能。

人间(rén jiān)的意思:人间指的是人类所在的世界,也可以指人世间的事物、人情世故。

嚣尘(xiāo chén)的意思:指声名显赫、声势浩大,也可以形容喧嚣繁忙的场面。

翻译
茂盛的竹林中隐藏着一座小亭,
它的规模仅仅有一丈宽广。
注释
青青:形容竹子翠绿的颜色。
林间:树林之中。
有亭:有一个小亭子。
才:仅仅。
袤:广阔。
丈:古代长度单位,一丈等于十尺。
隔:隔离。
嚣尘:喧嚣的尘世。
人间:人世间。
真尚:真实的美好。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清幽的自然景象。"青青林间竹",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竹林的翠绿与生机,展现出竹子在林中的繁茂。"有亭才袤丈"则点出竹林中隐藏着一座小巧的亭子,虽小却足以提供一处避世之所。"林深隔嚣尘"进一步强调了竹林的幽深,它仿佛能屏蔽世俗的喧嚣和尘世的纷扰,使人得以在其中找到宁静。

"人间见真尚"则是诗人的心声,表达了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们能够更接近自然的本质,感受到生活的真谛。这句诗寓含了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向往,以及对简朴生活和内心纯净的追求。整体来看,苏颂的这首诗以竹林和小亭为载体,传达出一种超脱尘世、回归本真的意境。

作者介绍
苏颂

苏颂
朝代:宋

(1020—1101)泉州同安人,徙居丹阳,字子容。苏绅子。仁宗庆历二年进士。知江宁。皇祐五年召试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迁集贤校理,编定书籍。英宗即位,为度支判官。神宗立,擢知制诰,知审刑院,因奏李定拜官不合章法,落知制诰,出知婺州。元丰初,权知开封府,改沧州。奉旨编纂《鲁卫信录》。哲宗元祐初,除吏部尚书兼侍读,以邃于律历提举研制新浑仪。元祐七年拜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为相务使百官守法遵职,量能授任。后罢知扬州,徙河南。绍圣末致仕。有《苏魏公集》、《新仪象法要》、《本草图经》。
猜你喜欢

南楼

登临秋思动乡关,展尽晴波落照间。

叹老自非缘白发,爱閒元不为青山。

几经分合世良苦,不管兴亡天自閒。

初拟凭阑浩歌发,壮怀空与白鸥还。

(0)

玉溪精庐

居然山四颓,危槛俯晴春。

川气生不极,翠润流衣巾。

林阴起薄暮,酒色生微醺。

歌声忽落谷,惊归欲飞云。

(0)

雪岸鸣䳺

离离残雪点荒丛,更著幽禽惨淡中。

笑杀画帘双燕子,秋千红索海棠风。

(0)

同冀文明秀山行

暮景披横幅,山间二老同。

云如愁戍苦,雪亦笑诗穷。

古木冻欲折,断崖行复通。

从今胡谷梦,时到水声中。

(0)

汴禅师自斲普照石为研以诗见饷为和二首·其二

点化铅仍见,坚凝铁易穿。

何年埋朽壤,此日睹青天。

古色秋烟重,哀音夜雨悬。

有刀堪切玉,是镜不名砖。

佛荫沦空劫,书林结后缘。

禅河一勺水,更拟就师传。

(0)

集古.女仙台

上清真子玉童颜,石座苔花自古班。

云雨今归何处去,受人祭享占人山。

(0)
诗词分类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诗人
龚璛 黎景义 唐文凤 曾习经 陈繗 陆仁 徐钧 陈藻 吴泳 萧立之 罗玘 罗钦顺 刘诜 林俊 殷奎 王洪 李江 柯九思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