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古代 祭坛祭祀场景的诗,通过对自然山川的描述,以及祭祀活动的描写,展现了古人对于神灵崇拜和自然崇敬的心态。首句“维南有山,于彼会稽”表明在南方有一座山,是人们举行某种仪式的地方。“作镇在昔,神则司之”则暗示这座山自古以来就被视为镇守之地,有神灵在此驻守。接下来的“厥有旧典,以祀以时”说明这里有一套久远的礼仪传统,每到特定的时间都会举行祭祀活动。
最后两句“百味维旨,灵其燕娭”描绘了祭祀时所供奉的各种美食,以及神灵享受这些供品的情景。这里的“百味”指的是多种美馔,而“灵其燕娭”则表达了一种超自然力量在享用这些供品,带来一种平和喜悦的情感体验。
整首诗通过对祭祀场所、活动及其氛围的细腻描写,展现了古人对于神圣事物的敬畏之心,以及他们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十四科头·其四事理不二
心王自在翛然,法性本无十缠。
一切无非佛事,何须摄念坐禅。
妄想本来空寂,不用断除攀缘。
智者无心可得,自然无争无喧。
不识无为大道,何时得证幽玄。
佛与众生一种,众生即是世尊。
凡夫妄生分别,无中执有迷奔。
了达贪嗔空寂,何处不是真门?
游雪窦寺
绝顶空王宅,香风满薜萝。
地高春色晚,天近日光多。
流水随寒玉,遥峰拥翠波。
前山有丹凤,云外一声过。
寻法华寺西溪联句
常愿山水游,灵奇赏皆遍。
云端访潭洞,林下徵茂彦。
枕石爱閒眠,寻源乐清宴。
探幽渐有趣,凭险恣流眄。
竹影思挂冠,湍声忘摇扇。
旁登樵子径,却望金人殿。
萝叶朝架烟,松花暮飞霰。
蝉声掩清管,云色缘素练。
从事暮澄清,看以得方便。
攀崖屡回互,绝迹无健羡。
野客归路逢,山僧入林见。
云林会独往,世道从交战。
塔庙年代深,云霞朝夕变。
潜流注隈隩,触石乍践溅。
逸兴发山林,道情忘贵贱。
临流日复夕,应接空无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