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俗刃初试,畏人枚可衔。
只应深自戢,清影倚长镵。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于夏日午后,在简陋的茅屋之下,微风轻拂,衣衫飘动的悠闲场景。诗人以菊花自植,象征着内心的高洁与独立,不为世俗所染,也不畏惧他人的误解或批评。诗中“只应深自戢,清影倚长镵”两句,更是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宁静与自我约束,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深深依恋。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个人品格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追求。
松杉夹路自清阴,溪水有源谁复寻。
忽见画图开四壁,悠然端亦慰予心。
天台山下两诗仙,剪雾裁冰五十年。
耘业三间千古意,饭牛数集几人传。
半江明月曾同赋,一段清风岂偶然。
匹马冲寒西驿路,碧云苒苒思绵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