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沧浪(cāng láng)的意思:指江河水流的浩渺之势,也用来形容岁月的变迁和世事的变化。
处处(chǔ chù)的意思:处处意指“到处、各处”,表示某事物或某种情况在各个地方都存在或普遍存在。
崔嵬(cuī wéi)的意思:形容山峰高耸,非常险峻。
村庄(cūn zhuāng)的意思:指乡村、农村地区。
风光(fēng guāng)的意思:指美丽的景色或者优美的环境。也指某人在社会上享有的声望和地位。
极目(jí mù)的意思:极目指的是向远处极目远望,形容目光远大、眼界宽广。
郊外(jiāo wài)的意思:指城市周围的乡村地区,离城市较近的地方。
銮舆(luán yú)的意思:指皇帝的车驾,也泛指皇帝的权力和地位。
秋成(qiū chéng)的意思:指秋天的收获季节,比喻辛勤努力后取得的丰硕成果。
夕阳(xī yáng)的意思:夕阳是指太阳在西方下山的时候的景象,也用来比喻人的晚年或事物的衰落阶段。
行殿(xíng diàn)的意思:指官员在行军时所使用的帐篷,比喻临时安居的地方。
驻跸(zhù bì)的意思:指国家元首或高级官员到外地视察、巡视或办公,驻扎临时行宫或办公地点。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皇帝在平家滩驻跸时的景象,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皇家出行的壮观与自然风光的和谐之美。
首句“銮舆驻跸近沧浪”,开篇即点明了皇帝的行踪,銮舆代表了皇家的尊贵与威严,驻跸则暗示了皇帝在此地稍作停留。近沧浪,既指地理位置靠近水边,也暗含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赞美。
次句“行殿崔嵬对夕阳”,进一步描绘了皇帝所居行殿的雄伟与壮丽,与夕阳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既庄重又不失温馨的画面感。崔嵬一词,形象地表现了行殿的高大与巍峨,同时也为夕阳的余晖增添了更多层次的美感。
第三句“郊外村庄时极目”,转而描写皇帝远眺郊外村庄的情景。时极目,意味着不时地放眼远望,表达了皇帝对广阔天地的欣赏与感慨。这一句通过简单的动作,展现了皇帝与自然的亲近,以及他对乡村生活的关注。
最后一句“秋成处处有风光”,总结了整幅画面的意境。秋收时节,大地一片丰收的景象,处处皆是美丽的风光。这句话不仅赞美了自然界的丰饶与美丽,也隐含了对国家繁荣昌盛的颂扬,以及对人民安居乐业的祝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皇家出行的宏大场面与自然景色的和谐之美,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国家富强的期待,是一首充满诗意与深意的作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食莲有感戏为古兴新体
青蘋先知秋,调遣入窗几。
荷花如六郎,一笑忽堕水。
美人坐生愁,揽衣中夜起。
繁华难久持,零落自兹始。
所思在远道,千里复万里。
何处无芙蕖,秋江总相似。
折取莲蓬看,蜜房缀蜂子。
青茧初脱衣,瑶轸中含髓。
食莲须食心,心中苦如此。
绿萼梅
白练铢衣翠袂斜,洗妆不著脸边霞。
天寒日暮倚修竹,初见仙人萼绿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