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外砧方急,灯前酒欲消。
砌蛩悲露切,岭雁阻天遥。
这首明代诗人郭谏臣的《斋居夜坐》描绘了夜晚静谧的小斋中,诗人在孤独中度过的情景。首句“小斋人静后”点出时间与环境,夜晚来临,斋室寂静无声。接着,“独坐夜迢迢”表达了诗人的孤寂心境,漫长的夜晚显得格外漫长。
“林外砧方急”通过远处传来的捣衣声,暗示季节更迭,秋意渐浓,也增添了寂寥之感。诗人借酒浇愁,“灯前酒欲消”,然而酒精并不能完全驱散内心的孤寂。接下来,“砌蛩悲露切,岭雁阻天遥”两句,以虫鸣和雁南飞的景象,进一步渲染了凄清的氛围,露水打湿落叶,雁阵消失在远方的天际,象征着诗人与外界的隔绝。
最后,“空抱烟霞癖,无能远市朝”揭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追求,他向往自然的宁静和隐逸生活,不愿涉足尘世的喧嚣。“空抱”二字流露出一种无奈和自嘲,表达了他对世俗生活的疏离和对理想生活的执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斋居夜坐时的内心世界,既有孤寂落寞,又有对自然和隐逸生活的向往。
记我出都门,榆柳未知春。
行得山水绿,望家如隔邻。
隔邻未即到,人情觉已亲。
匪独人情亲,我亦爱我身。
万里虽无功,生存还二人。
风水见怜我,云日亦相因。
监沅已去眼,几日铜江滨。
在远止知归,家近始念贫。
预愁小儿女,不解谅苦辛。
入门索包裹,恻恻伤吾仁。
君之种菊用何法,几日化为璎珞云。
能令我来坐花下,意静不起一点尘。
当窗几枝更佳绝,布置妙与懒意亲。
隐几自足如宵晨。
蛙黎叹晚何用好,此老屈强老不驯。
群看神气淡如此,不知有秋何论春。
却恨与梅不相见,异时独立长悲辛。
回头一笑百感失,梅花突出苍江滨。
金支铁干各心照,共识百鍊冰霜身。
又怪梅花底入室,乃是坡老笔夺真。
坡老画梅寄真气,菊中岂无渊明魂。
花香墨影混濛际,想见二老同清尊。
评诗要到清净境,绮语不许污秋痕。
卷舌宁令被花恼,无使两公生笑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