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荡漾(dàng yàng)的意思:指水面或波浪起伏的样子,也比喻感情、思绪等在心中泛起和回荡。
方朔(fāng shuò)的意思:指人才出众,有非凡的才能和智慧。
讽谏(fěng jiàn)的意思:用尖刻的语言或行动来批评、责备他人的过错或错误。
海客(hǎi kè)的意思:指远离家乡在外地居住的人。
诙谐(huī xié)的意思:形容言辞或行为幽默、滑稽,引人发笑。
见金(jiàn jīn)的意思:指眼前看到金钱或财富,容易诱惑人心,使人产生贪婪之心。
金母(jīn mǔ)的意思:指母亲的金钱,也指母亲的财产。
谬理(miù lǐ)的意思:指荒谬错误的理论或观点。
木公(mù gōng)的意思:指人或事物形象僵硬、不灵活,缺乏生气和活力。
岁星(suì xīng)的意思:指岁月流转,时光荏苒。
天子(tiān zǐ)的意思:指君主、皇帝,也用于比喻权力至高无上的人。
无所(wú suǒ)的意思:没有任何地方
相从(xiāng cóng)的意思:相互追随、相互依附、相互跟随
- 鉴赏
这首诗《感遇十八首(其四)》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陈子升所作。诗中以“岁星”为引,借古代神话人物方朔的故事,表达了对忠诚、智慧与超脱人生的赞美。
首句“岁星为方朔,爰侍汉廷中”,将“岁星”与方朔并提,寓意着方朔在汉廷中的独特地位和非凡才智。接着,“诙谐非谬理,讽谏怀至忠”,赞扬了方朔以幽默风趣的方式提出真知灼见,既不违背道理,又充满忠诚之心,展现了他作为智者的独特魅力。
“西游见金母,东涉逢木公”,描绘了方朔游历仙界的奇幻经历,与金母、木公等神仙的相遇,象征着他超越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旅程。最后,“归献天子寿,身与道相从”,表明方朔将所得的长寿之法献给天子,同时与道同行,体现了他对理想与道德的坚守。
“耻为入海客,荡漾无所终”,则表达了方朔不愿沉溺于世间的浮华,而是追求心灵的自由与宁静,最终与道同在,达到超脱尘世的境界。整首诗通过方朔的故事,传达了对智慧、忠诚、超脱人生的深刻思考与赞美。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郊行逢社日
酒熟送迎便,村村庆有年。
妻孥亲稼穑,老稚效渔畋。
红树青林外,黄芦白鸟边。
稔看风景美,宁不羡归田。
长庆春
山头水色薄笼烟,久客新愁长庆年。
身上五劳仍病酒,夭桃窗下背花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