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城今已远,共此白云心。
- 拼音版原文全文
次 酬 吴 仙 尉 张 都 监 游 兴 教 寺 宋 /刘 黻 野 寺 坐 寥 閴 ,跫 然 闻 足 音 。四 山 经 雨 过 ,六 月 似 秋 深 。灯 静 窥 饥 鼠 ,钟 清 悟 宿 禽 。元 城 今 已 远 ,共 此 白 云 心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云(bái yún)的意思:指白色的云彩,比喻轻松、自由自在的心情。
静窥(jìng kuī)的意思:偷窥、偷看
寥阒(liáo qù)的意思:形容空旷、荒凉。
六月(liù yuè)的意思:形容天气异常寒冷,与季节不符。
跫然(qióng rán)的意思:形容声音高亢、嘹亮。
秋深(qiū shēn)的意思:指秋天已经深入,天气转凉,秋意渐浓。
山经(shān jīng)的意思:形容经验丰富,见多识广。
宿禽(sù qín)的意思:指长年栖息在某一地方的禽鸟,比喻长期停留在某处不肯离去的人。
野寺(yě sì)的意思:指没有经过修缮、管理的庙宇或寺院。
云心(yún xīn)的意思:指心思、情感、意愿等无定向不定性,变化多端。
足音(zú yīn)的意思:形容脚步声响亮。
- 翻译
- 在荒凉的寺庙中独坐,忽然听到轻微的脚步声。
四周的山经过雨水洗礼,六月的天气仿佛进入了深秋。
寂静的灯光下,看到饥饿的老鼠在偷食,清脆的钟声惊醒了栖息的鸟儿。
如今我已远离元城,与这白云相伴,心境如一。
- 注释
- 野寺:荒凉的寺庙。
寥阒:寂静无人。
跫然:轻微的脚步声。
足音:脚步声。
四山:四周的山。
经雨过:经过雨水洗刷。
似秋深:像秋天一样凉爽。
灯静:灯光安静。
窥:偷看。
饥鼠:饥饿的老鼠。
宿禽:栖息的鸟儿。
元城:元城(古代地名)。
已远:已经远离。
白云心:如白云般的心境。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黻的作品,名为《次酬吴仙尉张都监游兴教寺》。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独自坐在偏远的寺庙里,周围环境给人的感觉是宁静而又略带些许萧索。
"野寺坐寥阒,跫然闻足音。"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在荒废寺庙中安静地坐着,只有偶尔传来的脚步声打破了周围的宁静。"寥阒"形容的是空旷无人的景象,而"跫然"则表达了惊讶的心情,仿佛每一个微小的声音都能清晰地听到。
"四山经雨过,六月似秋深。" 这两句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写,强化了孤独与萧索的情感。连续的雨水经过四周的山峦,让人感觉像是已经进入了深秋,但实际上只是六月,即夏季。
"灯静窥饥鼠,钟清悟宿禽。" 这两句则从寺庙中夜晚的景象切入,静谧的灯光下,诗人观察到饥饿的小鼠,而在清脆的钟声中,他仿佛领悟到了鸟儿栖息的秘密。这两句描绘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智慧。
"元城今已远,共此白云心。" 最后两句诗人表达了对往昔旧地的怀念之情——元城,即古代的首都长安,现在已经遥不可及,但诗人的内心世界却仍然和那飘渺的白云相伴。这也暗示了诗人超越物外的精神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与寺庙生活细腻描写,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宁静的意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