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言乐语》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六 言 乐 语 宋 /苏 轼 桃 园 未 必 无 杏 ,银 矿 终 须 有 铅 。荇 带 岂 能 拦 浪 ,藕 花 却 解 留 莲 。
- 注释
- 桃园:指隐秘或理想中的美好地方。
未必:不一定。
杏:一种花,象征着春天和繁荣。
银矿:比喻富饶或有价值的地方。
终须:最终必然。
铅:这里指铅矿,金属元素,也象征着普通或平凡。
荇带:水生植物,这里比喻柔弱无力的事物。
岂能:怎能,表示否定。
拦浪:阻止或抵挡波浪。
藕花:荷花,象征高洁和美丽。
解留:懂得挽留或保护。
莲:莲花,象征纯洁和高尚。
- 翻译
- 桃花源或许也有杏花盛开,银矿中终究会含有铅矿。
水草怎能阻挡大浪,荷花却懂得挽留莲花。
-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苏轼的作品,风格典雅而含蓄。诗中的每一句都蕴含深意,不仅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界的观察与感悟,同时也反映出他的人生哲理和情感态度。
"桃园未必无杏,银矿终须有铅。" 这两句表面上看似描述自然现象,其实寓意深远。桃园中有可能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美好(杏),而银矿之中也会掺杂着不纯净的成分(铅)。这里苏轼可能在暗喻人间世事,指出即使是在看似完美无瑕的地方,也往往存在不足或阴暗面。这种写法体现了诗人的智慧和生活经验。
"荇带岂能拦浪,藕花却解留莲。" 这两句则通过对比生长在水边的植物来表达一种超脱世俗、顺其自然的情怀。荇菜虽然纠结,但无法阻挡汹涌的波涛;而藕花虽美,却能自在地吸引并留住莲藕。这两句诗描绘出作者对于人生境遇的豁达态度,表明了他面对生活中的起伏时保持平和的心态。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比喻,揭示了苏轼内心深处的哲思与情感,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