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上东华咏蝉》
《上东华咏蝉》全文
明 / 伍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蝉若与山深,深山不可寻。

鸣虽应以候,听亦岂无心

日暮林中送,人间枕上吟。

岂惟处暑至,对此自沉沉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沉沉(chén chén)的意思:非常沉重、深沉

处暑(chǔ shǔ)的意思:处暑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表示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意味着夏天的炎热即将过去,天气开始转凉。

岂惟(qǐ wéi)的意思:不仅仅是,不只是

人间(rén jiān)的意思:人间指的是人类所在的世界,也可以指人世间的事物、人情世故。

日暮(rì mù)的意思: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也比喻事情接近尾声或即将结束。

深山(shēn shān)的意思:指远离尘嚣、人迹罕至的山区。

无心(wú xīn)的意思:没有心思或意愿去做某事

枕上(zhěn shàng)的意思:枕头上面,表示非常亲近、亲密的关系。

鉴赏

这首明代伍堣所作的《上东华咏蝉》诗,通过蝉的鸣叫与深山的隐秘,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远的画面。诗人借蝉的鸣声,不仅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寄托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首联“蝉若与山深,深山不可寻”,开篇即以蝉与深山的关系起笔,蝉在深山中鸣叫,却难以寻觅其踪迹,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又幽远的氛围。蝉的鸣叫仿佛是大自然的秘密语言,隐藏在深邃的山林之中。

颔联“鸣虽应以候,听亦岂无心”,进一步揭示了蝉鸣的意义。蝉的鸣叫似乎与季节变换相呼应,但其背后是否蕴含着某种深意,值得人们用心去聆听和思考。这里不仅赞美了蝉的自然属性,也暗示了人类与自然界的微妙联系。

颈联“日暮林中送,人间枕上吟”,将时间与空间的转换巧妙地融入诗句中。日落时分,蝉在林间最后一次鸣叫,仿佛是对一天结束的告别;而在人间,人们在枕上低吟,思绪随着蝉鸣飘向远方。这一联既描绘了自然景象,又触及了人的情感世界,展现了时间流转中的宁静与思考。

尾联“岂惟处暑至,对此自沉沉”,收束全诗,点明了时节的变化——处暑已至,秋天的气息渐浓。然而,面对这样的自然更迭,诗人的心境却显得格外深沉。这不仅是对季节变换的感慨,更是对生命、时间以及存在的深刻反思。

整首诗通过对蝉鸣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对生命意义的探索。通过蝉与深山、日暮、人间的关联,传达出一种超越表面现象的深层思考,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中常见的自然与人文交融之美。

作者介绍

伍堣
朝代:明

伍堣,字君晓,汉族,清流城关人(生卒年不详)。明崇祯十五年(1642)特奏进士,曾任刑部陕西清吏主事,后被罢。四年后,又出守海南,任雷州知府。著述甚多,有《春秋旭旨》等专集行世。
猜你喜欢

破阵子.秋夜

白露凉惊玉树,明蟾秋映金绳。

帐底葡萄看数颗,阶前络纬听三更。灯花销复生。

总是愁来角枕,那堪风度檐铃。

自分人间怜只影,不知天上喜双星。银河无限清。

(0)

蝶恋花.题沈乙庵丈仿云林碧梧清溪小帧。丈作画时方摄安徽提刑

云和秋林桐叶大。琴筑徐鸣,碧绕溪堂左。

那得茅庵留乞我。织帘倦后摊书坐。

风竹疏疏霜柳亸。一角微茫,天半寒烟锁。

杯底晴岚青婀娜。不缘遽唱家山破。

(0)

金缕曲

谁谓无神助。谢封姨、回帆送到,行舟留住。

纵目南楼年最少,便已头颅如许。

又何况、当时琳瑀。

屈指晨星犹有几,只尊前、磊落人三五。

今昔恨,那堪诉。征袍今昔殊缁素。

定难分、江头涕泪,洛中尘土。

茗盏诗囊相料理,怕道须溪春去。

更青兕、几番风雨。

莫话年来经历事,枉茹冰、饮雪论辛苦。

将进酒,为君舞。

(0)

蝶恋花六首·其二

漻泬人间霜信后。夕树离蝉,已过秋时候。

河影湛湛天欲漏。孤城斜倚星如斗。

城上乌啼人白首。城下寒潮,带雨声声骤。

半死归心还扣扣。无端海气生襟袖。

(0)

洞仙歌.蟹

烟波好处,尽横行无忌。怪雨腥风趁秋起。

闪渔镫几点,辛苦爬沙,莫误认、凉夜调琴如此。

稻梁凭作践,孕白含黄,偶尔朝魁亦游戏。

带甲惯惊人,野店吞声,谁传信、无肠公子。

且料理、新霜菊花天,要换取尖团,正其时矣。

(0)

蝶恋花.秋蝶

入梦庄生何日觉。游戏花天,只道春光好。

谁分春光原草草。金风玉露来偏早。

到处蛩愁兼蟪吊。秋士秋娘,一样伤怀抱。

羡煞飞仙呼老道。置身总在高寒表。

(0)
诗词分类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诗人
王士禄 贡奎 郑潜 程洵 傅熊湘 陈方恪 李雯 许炯 金兆燕 李符 耿湋 释善珍 陈岩 陆震 瞿士雅 李延兴 石孝友 多隆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