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避殿(bì diàn)的意思:避开官方的场合或权力的地方。
不用(bù yòng)的意思:不需要、不必要
踌躇(chóu chú)的意思:犹豫不决,心中有所顾虑
登台(dēng tái)的意思:指上台演出或发表演说。
何如(hé rú)的意思:如何,怎样
彗星(huì xīng)的意思:比喻突然出现的杰出人才或现象
君王(jūn wáng)的意思:指君主,也用来形容权力极大的人。
杞人(qǐ rén)的意思:形容杞人虑天,无事生非,过分忧虑。
史书(shǐ shū)的意思:史书指历史记载的书籍,也用来比喻历史的教训、经验或故事。
十月(shí yuè)的意思:指时间或期限的最后阶段,也用来形容事物接近完成或结束。
太史(tài shǐ)的意思:太史是指古代官职,负责编纂历史和记录史事。在成语中,太史常常用来形容人的学识渊博、博学多才。
天意(tiān yì)的意思:指天命所归,事物的发展与结果由天决定,人力无法左右。
意欲(yì yù)的意思:指有意向、有决心去做某件事情。
银河(yín hé)的意思:指银河系,也指河流水系。
忧国(yōu guó)的意思:忧国是指为国家的兴旺和民众的福祉而忧虑担心。
- 鉴赏
这首诗名为《彗经旬不灭》,是明代诗人孙继皋所作。通过“十月彗星见,亘旬光丈馀”两句,诗人描绘了彗星在十月间持续出现,光芒长达一丈余的景象,形象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界的奇观。接下来,“银河不用扫,天意欲何如”两句,诗人借由彗星的出现,引出对天意的思考,暗示了自然界现象背后可能蕴含的深意或预示。
“避殿君王诏,登台太史书”则进一步将话题转向政治层面,暗示朝廷对此现象的反应,以及历史记载的重视。最后,“杞人忧国泪,占夜几踌躇”以“杞人忧天”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命运的忧虑和深思,同时也体现了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的深刻洞察。
整体而言,这首诗巧妙地结合了自然现象与社会政治的思考,通过彗星这一自然界的奇观,探讨了天人感应、国家治理与个人命运之间的关系,展现了诗人对宇宙、社会与人性的深刻理解与反思。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佛头菊
我杖常扶佛面强,我花今见佛头香。
灵山会上曾拈出,一笑悬知是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