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止斋即事二首·其一》
《止斋即事二首·其一》全文
宋 / 陈傅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性已耐岑寂,老应忘隐忧

齐年白发尽日苍头

竹闭门钥蒲团数漏筹。

未知庭庑下,还有雀罗不。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发(bái fà)的意思:指白色的头发,也用来形容年老。

苍头(cāng tóu)的意思:指年纪尚幼的人。

尽日(jìn rì)的意思:整天,一整天

门钥(mén yuè)的意思:指权力、机会等的关键所在,比喻掌握着某种关键或决定性的东西。

蒲团(pú tuán)的意思:指坐垫、座垫,也比喻坐得稳当、安稳。

齐年(qí nián)的意思:指多位人物的年龄相差不大,同一年龄段。

雀罗(què luó)的意思:形容细密纷乱的花纹或装饰。

庭庑(tíng wǔ)的意思:指家庭和宅第,也泛指住宅。

隐忧(yǐn yōu)的意思:指内心深处的忧虑或烦恼,不为他人所知晓。

竹闭(zhú bì)的意思:指人在困境中保持沉默不语,不敢发声或表达意见。

注释
性已:心境已经。
耐:习惯。
岑寂:寂寞。
老应:老年应该。
忘:忘记。
隐忧:隐藏的忧虑。
齐年:同龄人。
双白发:满头白发。
尽日:整天。
一苍头:一个老仆人。
竹闭:竹编的门。
缄门钥:门锁。
蒲团:蒲团。
数漏筹:数着滴漏的沙粒。
未知:还不知道。
庭庑下:庭院内外。
雀罗:像雀罗巷那样的清贫之地。
翻译
心境已经习惯了寂寞,老年应该忘却了隐藏的忧虑。
同龄人都有了满头白发,整天面对的是一个老仆人。
竹编的门锁紧闭,蒲团上数着滴漏的沙粒。
还不知道庭院内外,是否还有像雀罗巷那样的清贫之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学者陈傅良的《止斋即事二首(其一)》。诗人表达的是自己在年老之时,已经习惯了孤独和宁静的生活,不再为世俗的忧虑所困扰。他与朋友同龄,两人都已满头白发,整日相伴的是一位老友。诗人闭门静坐,用竹制的门锁守护内心世界,坐在蒲团上数着滴漏的时光,仿佛在时间中寻找平静。他不确定庭院之中是否还会有人来访,如同古代学者门前的雀罗,暗示着清贫而宁静的生活。整首诗透露出诗人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品格。

作者介绍
陈傅良

陈傅良
朝代:宋

陈傅良(1137—1203),字君举,号止斋,学者称止斋先生,浙江温州瑞安湗村(今署瑞安市塘下镇罗凤街道)人,南宋著名学者、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乾道八年(1172)进士,官至宝谟阁待制、中书舍人兼集英殿修撰,为南宋一代名臣。青年时期执教于家塾,后主讲于茶院寺之南湖塾,学生数百。中进士后授泰州教授,仍在家教书。后任职湖南,公余在岳麓书院讲学,门墙极盛。卒谥文节。 著有《止斋文集》、《周礼说》、《春秋后传》、《左氏章指》等作品。其中,《八面锋》为宋孝宗击节赞叹,御赐书名,流传甚广。
猜你喜欢

玉华山

玉华山来自何处,巉巉拔立陵紫烟。

上有干云切霄之苍松,下有迸崖漱壑之清泉。

长河西来齧山足,燐火白日明峰巅。

浮岚暖翠入窗户,六月殿阁风泠然。

我来岂暇吊古迹,俛仰但喜遗嚣喧。

心魂澄澈耳目醒,如脱世故游神仙。

平明却入俗尘去,回首烟萝羞满颜。

(0)

文宣王及其弟子赞·其二十四

天清日明,密雨曷有。师命持盖,子亦善扣。

惟夫子博,三才允究。学者之乐,所得遂茂。

(0)

文宣王及其弟子赞·其四十五

子敛受封,爰居武城。亹亹其闻,翩翩其英。

抠衣时习,愿学日明。诞敷孔教,爵里疏荣。

(0)

文宣王及其弟子赞·其四十四

仰止狄皙,抱负渊通。游泳德化,扬厉素风。

伟识既异,持教乃隆。厥志茂焉,毖祀无穷。

(0)

文宣王及其弟子赞·其五十三

兄弟之邦,士有廉庸。涵泳素教,表揭儒宗。

杏坛探赜,洙泗从容。作兴一时,莒父其封。

(0)

句·其五

花寒阴鹤警,霜草腐萤疏。

(0)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许浑 毛滂 徐积 宗臣 韩琦 左宗棠 邓雅 李弥逊 曾国藩 杨亿 赵秉文 王维 吕碧城 尹台 张煌言 金幼孜 郭谏臣 龚自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