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薜萝(bì luó)的意思:指藤本植物的一种,比喻人或事物的形象美丽而娇嫩。
白波(bái bō)的意思:指白色的波浪,比喻虚浮的事物或虚假的言辞。
半壁(bàn bì)的意思:指某个整体的一部分,通常用来形容两个相对的事物之间的关系。
不暇(bù xiá)的意思:形容非常忙碌,没有空闲的时间。
不分(bù fēn)的意思:不加区分,不作区别
苍烟(cāng yān)的意思:形容农村或山林中炊烟或火焰的景象。
飞楼(fēi lóu)的意思:形容建筑物高耸而雄伟。
分明(fēn míng)的意思:明显、清楚
花气(huā qì)的意思:形容人的气质高雅、温文尔雅。
狼藉(láng jí)的意思:混乱不堪,杂乱无章。
气冷(qì lěng)的意思:形容气温非常低,寒冷刺骨。
青霭(qīng ǎi)的意思:形容山水或景色迷蒙、朦胧。
天纵(tiān zòng)的意思:指上天所赋予的才能或优势。
危磴(wēi dèng)的意思:形容地势险峻,道路崎岖艰险。
幽兴(yōu xīng)的意思:幽兴指的是内心深处的喜悦和快乐。
-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钱澧的《宿太华寺》描绘了一幅山寺傍晚的静谧画面。首句“半壁苍烟拥薜萝”,以半山腰缭绕的苍烟和攀附其上的薜荔藤萝,展现出山寺的幽深与自然的和谐。次句“江禽啼处晚船过”,通过江鸟的鸣叫和晚归船只的行踪,增添了时空的流动感。
第三句“树交危磴盘青霭”,描绘了山路崎岖,树木交错,云雾缭绕的景象,凸显出山势的险峻。第四句“天纵飞楼纳白波”,则写出了寺庙建筑凌空而起,仿佛融入天地之间,与江面的白波相映成趣。
第五句“夜不分明花气冷”,暗示夜晚降临,花香微冷,更显宁静。最后一句“春将狼藉雨声多,愁中不暇耽幽兴,佳水佳山奈尔何”,诗人感叹春雨连绵,虽美景当前,却因心中愁绪,无暇欣赏这山水之妙,流露出淡淡的哀愁和对美好景致的无奈。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太华寺周边的自然风光,同时也寓含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展现了清幽的山寺生活与个人心境的交融。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