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咏一百首·其四十三伏生》全文
- 翻译
- 我偶尔脱离了骊山的困境,现在已是老态龙钟,九十多岁了。
谁能想到,我在汉朝掌管旧事的经历,却未能完整地记录成书。
- 注释
- 骊山:古代宫殿名,位于陕西骊山,与秦始皇陵有关。
厄:困苦,灾难。
龙钟:形容老人行动迟缓,体弱无力。
掌故:历史上的旧事、典故。
全书:完整的记录或著作。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刘克庄所作,收录在他的《杂咏一百首》中。诗中的“偶脱骊山厄,龙钟九十馀”两句,通过描绘历史遗迹,表现了诗人对古代文化的追怀和敬仰之情。骊山即今陕西临潼的骊山,相传为周文王所筑,龙钟则是古代用来计时的器物。这两句表明诗人偶然间想到了这些古老的遗迹,它们仿佛在诉说着久远的历史。
“谁知汉掌故,传得不全书”这两句,则流露出一种历史沧桑、文化断续的感慨。诗人通过询问谁能知道汉代的掌故,来表达自己对于失落古籍和断烂史料的无奈与惋惜之情,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历史知识传承不完整的忧虑。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古代遗迹和文化知识的追忆,抒写了诗人对于历史文化的珍视和保护的迫切心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