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赵郎中见戏二首·其一》
《和赵郎中见戏二首·其一》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子人亡三百秋,捲帘那复似扬州。

西行未必能胜此,空唱崔徽白楼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百秋(bǎi qiū)的意思:形容人的寿命长久,活得很长。

白楼(bái lóu)的意思:形容人的才情、学问出众。

崔徽(cuī huī)的意思:指人才出众,志向高远,能够成就一番伟业。

三百(sān bǎi)的意思:指数量众多,形容数量或程度非常大。

上白(shàng bái)的意思:指人行为高尚、品德纯洁,不染世俗之恶。

未必(wèi bì)的意思:不一定,可能不

子人(zǐ rén)的意思:指小孩子或年轻人。

注释
亡:消失。
三百秋:指时间长久,形容历史久远。
捲帘:卷起窗帘。
扬州:古代繁华的城市,这里代指美景。
西行:向西行走,比喻远离或改变。
胜此:超过眼前景象。
崔徽:唐代歌妓,此处借指美妙的歌曲。
白楼:白色的楼阁,可能象征高雅或孤独。
翻译
燕子消失已历经三百个春秋,卷起窗帘再看景色怎能比得过扬州。
即使向西行去,恐怕也难以超越这番景象,只能空自吟唱崔徽的曲调登上白楼。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历史沧桑、表达个人情感的诗句,出自北宋时期的文学巨匠苏轼之手。诗中“燕子去兮”化用了《诗经》中的名句,以燕子比喻百姓,指出百姓在战乱中流离失所,已逾三百年,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民众遭遇的同情。

“捲帘那复似扬州”一句,则通过对扬州繁华景象的回忆,反衬出当前之荒凉与往昔之荣耀。扬州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曾是繁华富饶之地,而今却只剩下凄凉的帘幕,寓意深刻。

“西行未必能胜此”表达了诗人对于即将踏上的旅程(可能是贬官所致)持有悲观态度,觉得即使到了他处,也难以找到像扬州这样美好的地方。

最后,“空唱崔徽上白楼”则借用唐代名将崔徽登上白楼对故乡的怀念之情,以此来表达诗人自身对于失去的荣耀和幸福生活的无尽追思。这里的“空唱”二字,透露出一种孤独与悲凉。

总体而言,这四句诗通过历史的回顾和个人感受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过往时代美好风光的怀念,以及对于个人的命运和社会变迁的无奈与感慨。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王兆明惠梅花诗二十首口占谢之

腊前再雪已相侵,年后更连人日阴。

欲问梅花苦无地,把君诗卷得参寻。

(0)

木犀四首·其三

浪说西京斗大花,赤栏青幄五侯家。

那知林下馀幽物,雨打风吹不怨嗟。

(0)

与硕父沈弟伯仲晚行河堤硕父欲作小亭于其上且云西南得山最多即其语作绝句

断水桥横独木过,西南尽处得山多。

自嗟不及儿童乐,横笛骑牛稳下坡。

(0)

上元口号呈莫令三首·其二

一盏华灯直万钱,谁知下里取薪然。

绮纨照耀舆台体,民得褐衣犹破穿。

(0)

赠兰江鞠明府

笛里声飘柳色寒,县斋深在白云间。

孤吟夜倚琴边月,半醉秋登宅后山。

烟径树清苔藓长,雨塘人散鹭鸶还。

兰舟有客题诗望,溪上家家晚唱阑。

(0)

暮春郊园雨霁

郊园春已暮,霁色射疏篱。

地静苔过竹,沙清树入池。

野人来尽日,山鸟话多时。

偶傍松窗立,微风动七丝。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叶适 张祜 严复 寒山 范纯仁 刘宰 黄公度 徐铉 钱起 丘处机 方干 李廌 赵鼎 杨基 杨弘道 曹丕 范景文 夏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