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曲林容黯,风回楫影斜。
《自馆陶入都舟行杂咏·其一》全文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扁舟(piān zhōu)的意思:指小巧轻便的船只,也用来比喻身世低微或贫寒的人。
薄暮(bó mù)的意思:指傍晚时分,太阳快要落山,天色已经暗下来的时候。
残暑(cán shǔ)的意思:指仍然炎热的残余夏季。
点明(diǎn míng)的意思:明确指出,直接说明事实或道理。
落日(luò rì)的意思:指太阳落山,天色暗下来,也用来比喻人或事物的衰落、结束。
明霞(míng xiá)的意思:明亮的朝霞,形容光明、希望的出现。
凭眺(píng tiào)的意思:凭借远眺观察。
沈忧(shěn yōu)的意思:沉浸在忧虑和烦恼之中
野色(yě sè)的意思:指自然界中的美丽景色,也可用来形容人的容貌或风采。
咨嗟(zī jiē)的意思:形容声音微弱,低声叹息。
-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张䌌英的《自馆陶入都舟行杂咏(其一)》描绘了傍晚时分舟行的情景。首句"薄暮消残暑",写出了傍晚微凉的气候逐渐驱散了白天的炎热,展现了夏日傍晚的惬意。"扁舟路渐赊"则描绘了舟行在水面上,路程似乎越来越长,暗示旅程的遥远。
"河声催落日"富有动态感,以河水的声音催促着夕阳西下,渲染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凄美的氛围。"野色点明霞"则通过野外景色与晚霞相映,展现出一幅绚丽的自然画卷。
"岸曲林容黯"描绘了弯曲的河岸上树林的暗淡色彩,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风回楫影斜"进一步描绘了风的吹拂使船桨的影子摇曳,动静结合,生动形象。
最后两句"沈忧销未得,凭眺独咨嗟"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忧虑尚未消解,只能独自倚靠着船舷远望,发出感叹。整首诗以舟行之景寓情,流露出诗人旅途中的孤独与沉思。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