吠江帝剖为羓去,避地民劳若蚁移。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世(bǎi shì)的意思:百世意为百代,表示永恒、久远。
避地(bì dì)的意思:避开危险或困难的地方;逃离危险的地方。
到了(dào le)的意思:表示某种状态或情况已经达到或发生。
可喜(kě xǐ)的意思:令人欣喜、值得庆贺。
孺子(rú zǐ)的意思:指年幼的孩子具有出色的才能或能力。
束薪(shù xīn)的意思:指因为收入有限而束缚自己的能力和发展。
遗恨(yí hèn)的意思:指因为遗憾而产生的怨恨、不满或愤怒之情。
一绳(yī shéng)的意思: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紧密,形影不离。
英雄(yīng xióng)的意思:指勇敢、有胆识、有才干的人。
欲以(yù yǐ)的意思:想要以...来...
与天(yǔ tiān)的意思:与天指与天地自然相通、与天和谐共处。
百世师(bǎi shì shī)的意思:指一位杰出的人物或者伟大的先辈,可以成为后人学习的榜样。
- 翻译
- 在荒漠中开垦田地的功绩值得欣喜,但与天争夺霸业的决心却让人感到悲哀。
长江之帝被分割如同肉类,百姓为了躲避战乱像蚂蚁搬家般辛苦。
黄河决堤的灾难不能仅仅靠堵住柴薪来解决,大厦将倾也要用一根绳子来维系。
英雄人物常常留下许多遗憾,而平凡的人们也能成为后世百世的师表。
- 注释
- 绝漠:荒漠。
犁庭:开垦田地。
争鼎:争夺霸业。
吠江帝:长江之帝。
羓:肉类。
避地:躲避战乱。
劳若蚁移:像蚂蚁搬家般辛苦。
河决:黄河决堤。
束薪:堵住柴薪。
厦倾:大厦将倾。
维:维系。
遗恨:遗憾。
孺子:平凡的人。
林宗:百世师表。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刘克庄的《读史》,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反思,抒发了个人对于英雄事业和社会变迁的深沉感慨。
诗中“绝漠犁庭功可喜,与天争鼎志堪悲”两句,描绘了一位英雄人物在荒凉之地奋力耕耘,建功立业,但其雄心壮志却又显得那么无奈和哀伤。这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反思,也是对历史进程中英雄们悲剧遭遇的一种写照。
“吠江帝剖为羓去,避地民劳若蚁移”则以宏大的笔触,描绘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大事件,或许是指某位帝王对江河的开凿,或者是对某个历史时期的巨变。这里,“羓去”和“蚁移”形象地表达了人民在灾难中的无奈与悲惨。
接下来的“河决固非束薪塞,厦倾欲以一绳维”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无力感。河水的决口不可能用简单的草捆来阻止,而是需要巨大的力量去控制和修复。这里借河决比喻社会动荡和英雄无为,表达了一种治理难度极高的无奈。
最后,“英雄到了多遗恨,孺子林宗百世师”则转向了对英雄人物的怀念与颂扬。这位英雄虽然已经逝去,但其精神和事迹却能成为后世子孙学习的榜样,影响深远,甚至能够被视为“百世师”。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历史的镜头,展现了作者对于英雄、社会变迁以及个人命运的深刻感悟。它不仅是对过去的一种回顾,更是一种对未来可能性的预见和警示。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