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织妇吟三首次知县许由衷·其三》
《织妇吟三首次知县许由衷·其三》全文
元 / 舒頔   形式: 古风

乱丝入手中,上机十数匹。

细花间鸾凰精巧俗莫测。

朝餐釜底焦,下尽雪下滴。

君心自明月,愿照尘苦力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朝餐(cháo cān)的意思:指早餐,也比喻一切生活的起点或基础。

精巧(jīng qiǎo)的意思:精致而巧妙,形容工艺或技术非常精湛,设计巧妙。

苦力(kǔ lì)的意思:指进行艰苦劳动、辛勤努力的人

鸾凰(luán huáng)的意思:形容男女配偶关系和谐美好。

乱丝(luàn sī)的意思:指头发凌乱无序的样子。

明月(míng yuè)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清澈、明朗动人,也用来比喻人的才情出众、光彩照人。

入手(rù shǒu)的意思:开始做某件事情或采取行动。

十数(shí shù)的意思:指十几个或几十个。

自明(zì míng)的意思:自然明白,不需要解释或说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织妇的辛勤劳作,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她对生活的坚韧与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首句“乱丝入手中,上机十数匹”描绘了织妇在开始工作时的情景,手中的乱丝经过她的巧手整理后,被有序地排列在织机上,准备进行编织。这既展示了织妇工作的细致与耐心,也暗示了劳动的繁重与复杂。

接着,“细花间鸾凰,精巧俗莫测”一句赞美了织妇所编织的图案之精美,细小的花纹中交织着鸾凤的形象,展现出高超的技艺和独特的审美。这种精巧的工艺,让人难以揣测其背后蕴含的匠心独运。

“朝餐釜底焦,下尽雪下滴”则揭示了织妇生活的艰辛与困苦。她每日的早餐只能是釜底烧焦的食物,而即便是这样的简陋生活,她仍然坚持劳作,甚至在寒冷的冬日里,汗水如同雪花般滴落。这一细节深刻地反映了织妇面对生活困境时的坚韧不拔。

最后,“君心自明月,愿照尘苦力”表达了织妇对公正与理解的渴望。她希望自己的辛勤付出能够得到公正的对待,如同明月照亮黑暗,给予那些辛苦劳作的人们以光明与希望。这句话不仅展现了织妇的善良与乐观,也寄托了她对社会公平正义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织妇的日常劳作,展现了劳动人民的坚韧与美好品质,同时也反映了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艰辛与对公正的理解与追求。

作者介绍

舒頔
朝代:元   字:道原   籍贯:(今属安徽省)

舒頔(dí)(一三○四~一三七七),字道原,绩溪,(今属安徽省)人。擅长隶书,博学广闻。曾任台州学正,后时艰不仕,隐居山中。入朝屡召不出,洪武十年(一三七七)终老于家。归隐时曾结庐为读书舍,其书斋取名“贞素斋”。著有《贞素斋集》、《北庄遗稿》等。《新元史》有传。 
猜你喜欢

夏日

雨作年丰计,凉为午睡媒。

不烦思饮露,已可洗飞埃。

延月帘高捲,看山牖尽开。

心閒逢事懒,褦襶且休来。

(0)

秋夜

寂寂虚堂风露凉,边声惊听雁南翔。

短筇梦涉秋三径,长笛思乘月一航。

老眼添昏如浊镜,吟怀多感类寒螀。

久知拙不趁时样,肯羡东邻斗靓妆。

(0)

秋怀

雁声叫断一天秋,寒气凭陵季子裘。

莫恨蛾眉偏薄命,曾知猿臂自难侯。

绕黄花有诗消遣,持紫螯兼酒拍浮。

未用凄凉如宋玉,月明清思满前洲。

(0)

饱看七宝山头月,惯听三茅观里钟。

(0)

溪头唤渡

轻烟漠漠晓晴天,立马汀沙唤渡船。

白鸟忘机思虑息,避人飞过急滩前。

(0)

题龙潭石

云山隐隐草芊芊,水色迷离怪石边。

百啭黄鹂消永日,千寻白练映长天。

竹垂清露添诗砚,燕蹴飞花落舞筵。

林外不知春雨歇,正宜携酒望前川。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鄂尔泰 裴夷直 吴兆骞 上官仪 杜审言 唐求 朱弁 王仁裕 商景兰 沈德潜 富弼 任昉 谢惠连 王湾 卢延让 贾至 张继 卢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