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去门仍掩,窗空月每侵。
《宿向阳寺》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在向阳寺中静修的生活状态,充满了超脱尘世的意境。首句“但使忘人世”,直接表达了诗人追求心灵解脱、与世俗隔绝的愿望。接下来的“居山何必深”则以反问的形式,强调了内心的清净与外在环境的关系,并非绝对相关。
“断云栖破衲,积雪老禅心。”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隐喻了僧人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断云象征着变幻莫测的人生,破衲代表简朴的生活,而积雪则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内心的宁静。这不仅展现了僧人生活的清贫与淡泊,也体现了其内心的平和与坚定。
“客去门仍掩,窗空月每侵。”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僧人生活的孤独与宁静。门掩窗空,表明了僧人对外界的隔离,同时也暗示了他内心的封闭与自我保护。而月光的侵入,则象征着外界的光明与温暖,虽无法完全融入,却也给予了一丝慰藉和希望。
最后一句“病夫怯登陟,只此易相寻。”则以“病夫”自比,表达了自己身体上的不适和对外界挑战的畏惧,但同时也强调了在这座向阳寺中,找到了心灵的归宿与安慰。这句话既是对自身处境的感慨,也是对寺庙生活意义的深刻领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僧人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和内心的平静,以及在孤独与宁静中寻找心灵寄托的过程。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青纱连二枕
阴香装艳入青纱,还与敧眠好事家。
梦里却成三色雨,枕山不敢斗清华。
寄题倪敦复北轩
倪郎才韵照冰壶,北向开轩颇自娱。
檐度蕙风鸣鴶鵴,壁经梅雨画螔蝓。
觥筹交错银河挂,文史纵横角簟铺。
官舍私居同是漫,莫嗟三径就荒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