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西城门死》
《西城门死》全文
南北朝 / 庾肩吾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高堂逆旅,怀业理常牵。

玉匣方委榇,金台不复延。

挽声随径远,萝影带松悬。

讵能留十念,唯应逐四缘。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高堂(gāo táng)的意思:指家庭的大厅,也泛指家庭。

金台(jīn tái)的意思:指皇帝的宝座,也用来比喻权力和地位。

讵能(jù néng)的意思:表示事物或人的能力非常有限,不能胜任某项任务或达到某种要求。

逆旅(nì lǚ)的意思:逆旅指的是逆流而行的旅途,比喻走上与大多数人不同的道路,与众不同的人生经历。

影带(yǐng dài)的意思:指已过时的录像带,比喻事物已经过时、不再适应现代需求。

玉匣(yù xiá)的意思:指珍贵的物品或秘密的东西。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在西城门处的一幕悲剧,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死亡的凄凉与哀伤。首句“高堂信逆旅”,以“高堂”象征死者生前的居所,将其比作“逆旅”,即旅人临时歇脚之处,暗示生命的短暂与无常。接着,“怀业理常牵”则表达了对死者生前事业和生活的怀念,以及这些记忆对生者情感的持续牵动。

“玉匣方委榇,金台不复延”两句,形象地描述了死者安葬的情景。玉匣和金台本是尊贵的丧葬用品,但如今却成了死者归宿的象征,昔日的辉煌不再,只有沉寂与哀悼。这不仅是对死者身份的尊重,也是对生命消逝的深刻感慨。

“挽声随径远,萝影带松悬”描绘了送别场景中的凄美画面。挽歌随着道路渐行渐远,仿佛在诉说着不舍与哀痛;而藤萝的阴影与松树的枝叶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静谧而又充满哀愁的画面。这一景象不仅渲染了悲伤的氛围,也寄托了人们对逝者的深深怀念。

最后,“讵能留十念,唯应逐四缘”表达了对生死无常的无奈与接受。人生百态,世事无常,无法强求或改变,只能顺应自然规律,接受命运的安排。这句话既是对逝者的哀悼,也是对生者的一种慰藉,提醒人们珍惜当下,面对生死要保持平和的心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死亡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对生命流逝的深刻思考和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体现了诗人对生死问题的哲学性思考。

作者介绍
庾肩吾

庾肩吾
朝代:南北朝   字:子慎   籍贯:南阳新野(今属河南省)   生辰:487-551

庾肩吾(487年—551年),字子慎。原籍南阳新野(今属河南)人。中国南朝梁代文学家、书法理论家。《隋书·经籍志》载有《梁度支尚书庾肩吾集》10卷,但李贺已经感叹不得见其遗文(李贺《还自会稽歌序》)。明代张溥辑有《庾度支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中。
猜你喜欢

大酺.春寒

任琐窗深、重帘闭,春寒知有人处。

常年笑花信,问东风情性,是娇是妒。

冰柳成须,吹桃欲削,知更海棠堪否。

相将燕归又,看香泥半雪,欲归还误。

漫低回芳草,依稀寒食,朱门封絮。少年惯羁旅。

乱山断,敧树唤船渡。

正暗想、鸡声落月,梅影孤屏,更梦衾、千重似雾。

相如倦游去。掩四壁、凄其春暮。休回首、都门路。

几番行晓,个个阿娇深贮。而今断烟细雨。

(0)

喜儿辈归宁

凛凛寒威欲挟绵,棱棱病骨只忻眠。

灯花璀璨人归后,云色苍茫雪作天。

百岁光阴宁有几,四时饮啄且随缘。

拥炉莫厌团圞乐,节物峥嵘又一年。

(0)

春日即事三首·其二

野草闲花无姓名,疏篱幽径渐敷荣。

贫居阅尽人间事,只有东风不世情。

(0)

贺新郎·其七戊戌寿张守

南国秋容晚。晓寒轻、菊花台榭,拒霜池馆。

试向壶山堂上望,万顷黄云刈遍。

总吃著、君侯方寸。

不要汉廷夸击断,要史家、编入循良传。

春脚到,福星见。家家香火人人愿。

要还他、庆元狨座,建炎蝉冕。

稳奉安舆迎两国,谁谓山遥水远。

福寿比、河沙难算。

来岁而今黄花节,早骖鸾、入侍瑶池宴。

风浩荡,海清浅。

(0)

念奴娇·其十七六和

轮云世故,千万态、过眼谁能殚纪。

只履携归消许急,日暮行人问邸。

麝以脐灾,绒为尾累,焚象都因齿。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此。

检点洛下同盟,萧疏甚,白发戴花人几。

一觉齁齁,笑仆家越石,闻鸡而起。

颜发俱非,头皮犹在,胜捉来官里。

俗间俚耳,未曾闻这腔子。

(0)

风入松·其三癸卯至石塘追和十五年前韵

残更难睚抵年长。晓月凄凉。

芙蓉院落深深闭,叹芳卿、今在今亡。

绝笔无求凰曲,痴心有返魂香。起来休镊鬓边霜。

半被堆床。定归兜率蓬莱去,奈人间、无路茫茫。

缘断漫三弹指,忧来欲九回肠。

(0)
诗词分类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诗人
高士奇 阮阅 查慎行 蔡肇 叶小鸾 陈衍 卢祖皋 杨巨源 张玉娘 曹松 张正见 潘阆 杨继盛 赵汝腾 林季仲 陈元光 关汉卿 宋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