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树深深地,天留听雨声。
山藏馀塔淡,阴迥逼花明。
这首诗描绘了西湖边花园中一个宁静夜晚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首句“竹树深深地”,以“深深”二字营造出一种幽静深远的氛围,竹与树的茂密遮蔽了外界的喧嚣,仿佛进入了一个独立的世界。接着,“天留听雨声”一句,将读者的注意力引向了自然界的声音——雨声,这种声音在寂静的夜晚显得尤为清晰,增添了诗的意境。
“山藏馀塔淡,阴迥逼花明”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花园内的景色。山色与塔影在朦胧的夜色中若隐若现,增添了几分神秘感;而“阴迥逼花明”则巧妙地运用对比手法,暗处的光线反而衬托出了花朵的明亮,展现出一种独特的美感。
“点滴无春思,飘摇损客情”两句,诗人通过雨滴的细微声响和轻柔的摇曳,表达了对春天情感的微妙感受。雨滴虽小,却能触动人心,引发对春天的无限遐想;而“飘摇损客情”则暗示了外界环境对人情绪的影响,或许也包含了对人生浮沉的感慨。
最后,“道人寒不睡,煮茗话深更”描绘了一位道人的形象,他在寒冷的夜晚不眠,与他人煮茶长谈,直至深夜。这一场景不仅体现了道人的超然物外,也反映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深厚友情的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西湖花园夜晚的独特魅力,以及诗人对自然、生活和人际关系的深刻感悟。
梁侯上卿秀,王子中台杰。
赠册绥九夷,旌旃下双阙。
西堂礼乐送,南陌轩车别。
征路入海云,行舟溯江月。
兹邦久钦化,历载归朝谒。
皇心谅所嘉,寄尔宣风烈。
谁谓嵩颍客,遂经邹鲁乡。
前临少昊墟,始觉东蒙长。
独行岂吾心,怀古激中肠。
圣人久已矣,游夏遥相望。
裴回野泽间,左右多悲伤。
日出见阙里,川平知汶阳。
弱冠负高节,十年思自强。
终然不得意,去去任行藏。
朝景入平川,川长复垂柳。
遥看魏公墓,突兀前山后。
忆昔大业时,群雄角奔走。
伊人何电迈,独立风尘首。
传檄举敖仓,拥兵屯洛口。
连营一百万,六合如可有。
方项终比肩,乱隋将假手。
力争固难恃,骄战曷能久。
若使学萧曹,功名当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