蛩怨先秋急,花寒逐夜深。
残篝犹恋织,涩指不输琴。
鬓就穿帏月,风梳绕屋林。
好将萧散意,和梦落湘岑。
这首《夜坐》由清代诗人姚燮所作,描绘了夜晚静谧而略带凄凉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思绪与情感。
首句“蛩怨先秋急”,以秋虫的哀鸣开篇,暗示季节的更替与时光的流逝,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愁氛围。接下来,“花寒逐夜深”一句,将花儿在深夜中感受到的寒冷与孤独形象地展现出来,进一步加深了凄凉的意境。
“残篝犹恋织,涩指不输琴”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烛火与手指的状态赋予情感,表达了对织物与音乐的热爱与不舍,同时也暗含了时光的流逝与技艺的逐渐生疏。
“鬓就穿帏月,风梳绕屋林”描绘了月光穿过窗帘,风轻拂过屋外树林的画面,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宁静与和谐,也映射出诗人内心世界的孤寂与思考。
最后,“好将萧散意,和梦落湘岑”表达了诗人希望将这份闲适与淡泊的心情融入梦境,寄托于遥远的湘山之中,既是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也是对内心世界的一种寄托与释放。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丰富的想象,构建了一个充满情感与哲思的夜晚场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时间以及内心世界的深刻感悟。
客途穷极亦陶然,自觉平生愧乐天。
能办十千沽一斗,何知七十欠三年。
日晴雪路初行处,春到椒盘未颂前。
好念故园小儿女,团栾闻早醉花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