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尔胥江别,春风桃几开。
人逢鹡鸰下,音得雁鸿来。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黄省曾所作的《喜得林吏部志道乃弟远将折简一首》。诗中以“忆尔胥江别”开篇,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接着描绘了春风中桃花盛开的景象,寓意着生机与希望。随后,“人逢鹡鸰下,音得雁鸿来”两句,运用了鸟类的比喻,鹡鸰和雁鸿分别象征着友人之间的相互扶持与音信相通,生动地展现了友情的深厚与温暖。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巧妙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以及对友情的珍视,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君不见天上妖蟆食天目,怪语空号玉川客。
万古何伤明月明,可笑妖蟆终受磔。
又不见人间痴蝶掩夜灯,焦头烂额恃己能。
烹煎不免取奇祸,亏蔽徒取人之憎。
二虫何知乃至此,飞走不能逃一死。
附炎触热正可怜,喘杀人间褦襶子。
草泥夜黑溪火明,挺矛衷甲方横行。
举烽止博褒姒笑,投阱何异长平坑。
我怜公子本无罪,人之不仁非自致。
便为移封到酒泉,唤取曲生同一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