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冰霜(bīng shuāng)的意思:形容寒冷的天气或环境。也用来比喻严寒的态度或态度冷漠。
不适(bù shì)的意思:不适意,不舒服,指身体或心理上的不适。
成日(chéng rì)的意思:经常,常常
春风(chūn fēng)的意思:形容人在顺利、得意的时候的心情愉快。
丛兰(cóng lán)的意思:指事物密集或聚集在一起。
芳林(fāng lín)的意思:美好的景色、芬芳的树木。形容环境优美,景色宜人。
更深(gēng shēn)的意思:更加深入或更加深厚。
九畹(jiǔ wǎn)的意思:九畹指田地的面积,表示广阔、辽阔的意思。
揽衣(lǎn yī)的意思:指抓住衣服,表示抓住、掌握住某物或某种情况。
尼父(ní fù)的意思:指对别人的父亲不敬,不尊重。
披图(pī tú)的意思:形容文章或者画作的内容详尽而生动。
屈原(qū yuán)的意思:指受到冤屈、委屈或遭遇不公正待遇。
微吟(wēi yín)的意思:轻声低唱的吟诵。
湘江(xiāng jiāng)的意思:指激流勇进,形容人们积极向上、奋发向前的精神状态。
杏坛(xìng tán)的意思:指古代文人在杏树下讲学或议论文艺之地。
虚堂(xū táng)的意思:指空虚无物的堂屋,比喻虚假的言辞或空洞的学问。
幽襟(yōu jīn)的意思:形容内心深沉、富有情感。
-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李东阳所作,名为《观画兰有感作》。诗中描绘了诗人面对一幅兰花画卷时的内心感受与思考。
首句“春风吹香出芳林”,以春风轻拂,花香四溢的景象开篇,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接着,“丛兰开傍西岩阴”进一步描绘了兰花生长于岩石阴凉处的自然环境,暗示兰花的坚韧与高洁。
“几回欲采意不适,路转溪回山更深。”这两句表达了诗人想要采摘兰花的冲动,但又因种种原因未能实现,暗示了追求美好事物过程中的困难与挫折。
“虚堂披图对幽襟,忽如揽衣度崎嵚。”诗人独自在空旷的厅堂中展开画卷,仿佛穿越到画中,体验着崎岖不平的道路,象征着心灵的探索与成长。
“杏坛尼父去已远,湘江屈原空独沈。”这里引用孔子和屈原的典故,表达了对古代圣贤的怀念与敬仰,同时也暗含了对现实社会的反思,感叹道德与理想在现代社会的缺失。
“我方挥弦坐微吟,微吟未成日将晚。”诗人自述正在弹琴低吟,却因时间流逝而未完成,寓意着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往往受到时间限制。
最后,“冰霜欲来侵九畹,兰兮兰兮竟谁管。”冰霜将至,象征着外部环境的严峻挑战,而兰花是否能安然度过,无人知晓,表达了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对自然生命力的赞美。
整首诗通过描绘兰花的形象,以及诗人面对兰花时的内心活动,展现了对自然美、道德理想以及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早泛清溪
清溪绕栏行,看山如屋里。
春风吹不晴,晨光在烟水。
未觉轻桨移,隐隐双桥驶。
绿草高上城,下有女墙圮。
野航旧画船,萧瑟柳阴底。
柳阴茶灶香,三五聚邻里。
渐忘独行悲,差有生还喜。
归来未停午,花木净如洗。
鸟语传两家,山光争一几。
送客还闭门,高眠日斜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