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东坡先生赞·其一》
《东坡先生赞·其一》全文
宋 / 李之仪   形式: 四言诗

东坡仙人岷峨异禀道日而升,弗类斯摈。

有继皇皇,期之奠枕。谁其止之,成是贝锦。

天作人远,言何从谂。闻已耸然,见孰不凛。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道日(dào rì)的意思:指道德修养高尚、品行端正,日子过得很好。

奠枕(diàn zhěn)的意思:指为已故的人准备安葬所需的棺材枕头,比喻为人准备后事。

东坡(dōng pō)的意思:指杜甫和苏轼这两位唐宋文学家,也泛指文学才子、文化名人。

何从(hé cóng)的意思:表示不知道从何处选择、决定或行动。

皇皇(huáng huáng)的意思:形容威严庄重,威武雄壮。

岷峨(mín é)的意思:形容山势高耸、雄伟壮丽。

坡仙(pō xiān)的意思:指一个人在某一领域或行业中非常出色,具有超凡的才能和技艺。

耸然(sǒng rán)的意思:形容物体高耸挺拔或神态昂然自信。

天作(tiān zuò)的意思:指自然界或神灵创造的奇迹或天然景观。

仙人(xiān rén)的意思:指仙界的人物,也用来形容非常高尚或非常出色的人。

异禀(yì bǐng)的意思:

非凡的天资。 汉 陈琳 《答东阿王笺》:“此乃天然异禀,非钻仰者所庶几也。” 宋 陆游 《除宝谟阁待制谢表》:“臣材非异禀,家本至寒。”《明史·方伎传·袁珙》:“ 珙 生有异禀,好学能诗。” 郭希仁 《从戎纪略》附《钱君定三传》:“生有异禀,目光射人,体清癯。”

作人(zuò rén)的意思:指人的品德和行为表现。

鉴赏

这首诗赞美了东坡先生的独特天赋与非凡成就。开篇即以“东坡仙人,岷峨异禀”点明其非凡之处,岷峨山以其孕育出的非凡人物而著称。接着,“道日而升,弗类斯摈”描述了东坡先生如同太阳般升起,与众不同,不被世俗所局限。

“有继皇皇,期之奠枕”则表达了对东坡先生后继者的期待,希望他们能像东坡先生一样,为社会做出贡献。“谁其止之,成是贝锦”则感叹东坡先生的才华如同织就的贝锦,难以被完全衡量和理解。

“天作人远,言何从谂”表达了对东坡先生成就的高度评价,认为他的成就超越了常人所能理解的范畴。“闻已耸然,见孰不凛”则通过旁观者的态度,进一步强调了东坡先生的影响深远,令人敬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东坡先生的赞美,不仅展现了他对文学、哲学、政治等多个领域的卓越贡献,也表达了对其人格魅力和深远影响的敬仰之情。

作者介绍
李之仪

李之仪
朝代:宋   字:端叔   籍贯:沧州无棣(庆云县)   生辰:1038~1117

李之仪(1048~1117)北宋词人。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沧州无棣(今属山东省)人。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
猜你喜欢

示罗·其一

岂是罗敷定婉罗,秦家好女共娥娥。

旧书纨扇辞还少,新学瑶琴曲未多。

香发似云休用剃,玉颜如酒不须酡。

黄花不忍簪双朵,日夕东篱拂翠萝。

(0)

送人之延绥·其二

风吹沙绉作龙鳞,沙柳烟含雾柳春。

耕少家家惟黑黍,战馀处处有青燐。

受降未拓三城旧,互市频开万帐新。

茶布好从蒙古易,紫貂银鼠莫辞贫。

(0)

汪子栗亭右湘吴子绮园属山僧师古画黄山册子寄予为六十寿诗以酬之·其二

复见风流二阮来,思君数把画图开。

炎方山水无黄海,太古衣裳有老莱。

绿髓祗须餐石髓,丹台不用写云台。

含毫更为添三笑,白首溪桥泥饮回。

(0)

送程相音返关中为尊人朴庵先生寿·其一

秋风首路出台关,西指秦中一骑还。

南海珠归文笔里,罗浮花在綵衣间。

壶觞晚就轩辕观,射猎朝过祋祤山。

堂上知君尊老健,桃红不及岁星颜。

(0)

柚灯·其二

羊城灯好最堪誇,柚子雕成分外华。

珠向中秋争吐月,火同元夕竞生花。

佳人香染团团露,稚子光分点点霞。

岁岁霜林亲买取,酸甜不独为冰牙。

(0)

红石榴·其四

晔晔珊瑚映水宜,炎云沐浴更生姿。

承风影拂河阳树,向日心倾若木枝。

珠熟紫房开莫早,丹成朱火养休迟。

不教纤手频来折,留烛兰堂欲暮时。

(0)
诗词分类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诗人
启功 卓文君 吉鸿昌 李嘉佑 沈雁冰 惠能 来鹄 唐温如 魏征 林佩环 刘子玄 刘昚虚 李季兰 赵徵明 仲子陵 陈慥 王庭珪 刘子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