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馀云漏日,虫思已喧喧。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便是(biàn shì)的意思:表示事物一旦达到某种程度或状态,就不再有其他变化。
初夏(chū xià)的意思:初夏指的是夏季的开始阶段,也可以用来形容事物刚刚开始或初步发展的状态。
故园(gù yuán)的意思:指故乡或家乡。
黄昏(huáng hūn)的意思:指太阳下山后,天色暗淡,天黑之前的时段,也用来比喻事物的末期或衰退阶段。
来信(lái xìn)的意思:指收到他人的信件或消息。
声音(shēng yīn)的意思:指声音洪亮、响亮。
时节(shí jié)的意思:指特定的季节或时期,也可指特定的时机。
霜髯(shuāng rán)的意思:指年老的胡须,多用来形容年纪大的人。
相共(xiāng gòng)的意思:共同、互相
喧喧(xuān xuān)的意思:喧闹、嘈杂
- 注释
- 雨馀:雨后。
云漏日:云层稀疏,阳光透出。
虫思:虫子的鸣叫声。
喧喧:嘈杂,热闹。
惊初夏:突然意识到初夏的到来。
故园:故乡。
绿野:绿色的田野。
相共送黄昏:一起度过傍晚时分。
秋来信:秋天来临的迹象。
霜髯:白发,这里比喻岁月的痕迹。
几根:增加了几根白发。
- 翻译
- 雨后云层稀疏,阳光穿透洒下,虫鸣声渐起
初夏的季节忽然让人感到惊讶,那声音仿佛来自故乡
不知为谁在绿色田野上低吟,相伴度过黄昏时刻
即便秋天的信息已至,我的白发又增添了几根
-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初夏景象与心境交融的画面。首句"雨馀云漏日,虫思已喧喧",通过细雨、游移的云层和初现的日光,以及各种昆虫开始活跃起来,表现了季节的转换和生机的萌动。虫鸣如同远方的声音,似乎在诉说着什么,这种描写增添了一份神秘感。
"时节惊初夏,声音似故园"一句,则是诗人对时间流逝与情感连结的深刻体验。在这个季节的到来中,诗人感受到一种时光倒流,如同回到熟悉的地方。这里的“声音”可能指的是虫鸣,也可能是更广义的自然界的声音,它唤起了对往昔美好记忆的回响。
"为谁吟绿野,相共送黄昏"表达了诗人在这初夏时节中,以诗歌来抒发自己的情感,与大自然共同经历日落黄昏的瞬间。这里的“绿野”象征着生机勃勃,也是诗人心境的一种投射。
最后两句"便是秋来信,霜髯更几根"则是在初夏之际,诗人已经预感到了秋天的到来,并且通过白发增多这一生理现象,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个人生命历程的推进。这不仅是对自然周期的观察,也是对个人命运的一种深刻反思。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对自然界的精妙把握,展现了一种对于时光流转、生命变迁的深沉感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