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蕊竟先黄菊放,却嫌绿萼得霜肥。
《秋日对花作·其一》全文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芳菲(fāng fēi)的意思:指花草的香气浓郁,形容春天花开时的美景。
梅蕊(méi ruǐ)的意思:指梅花的花蕊,比喻事物的精华、精髓。
阳节(yáng jié)的意思:阳节是指春天到来后,万物复苏,阳光明媚的节气,也用来形容事物蓬勃发展、兴旺繁荣的状态。
枝头(zhī tóu)的意思:指事物的最高点或最前沿的位置。
重阳(chóng yáng)的意思:重阳指的是农历九月初九这一天,也称为重阳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重阳节是一个重要的节日,人们会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寓意祈求健康长寿。
重阳节(chóng yáng jié)的意思:重阳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也被称为“老人节”,是为了尊敬和祝福老年人而设立的。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里花开花落的自然景象,以及诗人对这些景象的独特感受。通过“重阳节过即芳菲”一句,诗人巧妙地将时间与季节的变化联系起来,暗示了秋天的到来和花期的结束。接着,“么凤枝头啄不稀”则以生动的比喻,展现了秋天的鸟儿在枝头觅食的情景,形象地表现了秋天的生机与活力。
“梅蕊竟先黄菊放”这一句,诗人运用对比的手法,将梅花的早开与菊花的次第开放进行了鲜明的对比,不仅突出了梅花的傲骨和早春的生机,也预示了菊花在秋风中绽放的美丽与坚韧。最后,“却嫌绿萼得霜肥”一句,诗人以幽默而略带讽刺的口吻,表达了对某些事物过分追求外在美的不满,同时也暗含了对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和尊重。
整首诗语言清新脱俗,情感真挚,通过对秋日花木的细腻观察和独特感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厚感情和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