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孔虫穿叶,被天瞒到今。
化机与草说,春势独山任。
出酒挠花气,呼工按水音。
悔将袍笏至,据法合书侵。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自然景象和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感悟。首句“木孔虫穿叶,被天瞒到今”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地描绘了昆虫在树叶上穿孔的场景,仿佛是大自然的艺术家在树叶上留下了独特的印记,而这些印记却长久地被忽视或未被完全理解,隐喻着自然之美往往被人们所忽略。
接着,“化机与草说,春势独山任”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化机(可能指自然界的运作规律)与草木对话,似乎在诉说着春天的力量如何独自赋予山林生机,强调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生命力。这里不仅赞美了春天的生机勃勃,也暗含了对自然界内在规律的敬畏之情。
“出酒挠花气,呼工按水音”则通过更加具体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的气息和声音。酒香与花香交织,仿佛是春天的馈赠,而流水的声音则如同大自然的乐章,和谐而悠扬。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视觉和嗅觉上的春天之美,也通过听觉元素增强了诗歌的立体感,使读者仿佛能亲身体验到春天的氛围。
最后,“悔将袍笏至,据法合书侵”表达了诗人对过去行为的反思。袍笏代表官场的权势,这里的“悔”字透露出诗人对于追求功名利禄的反省,以及对自然之美的向往。他意识到,真正的价值不在于外在的权力和地位,而在于内心的平静与对自然的亲近。这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表达,也是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一种批判,呼吁人们回归自然,寻找心灵的宁静。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天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深刻反思,展现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哲学深度。
暑卧午呀呷,蠲烦何所投。
岩桂割辛芳,石蜜滋甘柔。
沃以火鼎沸,閟之冰井幽。
三日出深幂,明琼盎黄流。
冰火离坎类,意比秫麦缪。
辛甘既两适,不湎亦销忧。
中年苦内热,岁愿西风秋。
寒凉犯所畏,发散资尔谋。
时时以觞客,三献不一酬。
缅思湘累语,啜醨终所羞。
北斗酌此浆,违世聊远游。
恐复迷吾往,仆悲道阻脩。
淮南归来些,憭慄令人愁。
百壶无此饯,夙志慕林丘。
宁怀小山感,不为桂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