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气候六首·其二》
《气候六首·其二》全文
清 / 肖雄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山北孤城寒更多,海城蒲类雪成窠。

笑他五月披裘客,不识人间有葛罗。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识(bù shí)的意思:不了解或不认识

孤城(gū chéng)的意思:指单独存在的城市或孤立无援的城市。

海城(hǎi chéng)的意思:指海洋和城市,形容地理环境优越、资源丰富的地方。

寒更(hán gēng)的意思:指在夜晚时分读书学习。也泛指夜晚时分做事、努力工作。

披裘(pī qiú)的意思:披着毛皮的衣裳。形容装束华丽,但内心卑鄙。

蒲类(pú lèi)的意思:指草木的茂盛和繁荣。

人间(rén jiān)的意思:人间指的是人类所在的世界,也可以指人世间的事物、人情世故。

山北(shān běi)的意思:指山的北面或者北方。

识人(shí rén)的意思:指能够辨别、了解人的品质、能力、性格等。

五月披裘(wǔ yuè pī qiú)的意思:指人们在炎热的夏季仍然穿着厚重的衣物,形容不顾形势或环境的变化,坚持旧习惯或错误行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边塞之地独特的气候景象,通过对比山北与海城的寒冷与积雪,以及对五月仍披裘衣者的讽刺,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现象的深刻洞察和对社会现象的敏锐观察。

首句“山北孤城寒更多”,开篇即点明了山北之地的寒冷,孤城独立于严寒之中,暗示了边塞的荒凉与艰苦。这里的“寒”不仅指自然环境的寒冷,也暗含了生活条件的艰苦和环境的孤寂。

次句“海城蒲类雪成窠”,将视线转向海城,蒲类湖畔积雪如窠,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一片银装素裹的壮丽景色。蒲类湖位于新疆北部,此处以“海城”泛指边疆地区,以“雪成窠”形容积雪之厚,既展现了自然景观的雄伟,也隐含了边疆环境的严峻。

后两句“笑他五月披裘客,不识人间有葛罗”,则通过对比手法,对那些在五月依然穿着厚重裘衣的人进行了幽默而辛辣的讽刺。这里的“裘”指的是裘皮大衣,是保暖衣物;“葛罗”则是夏季轻薄的布料,代表了适宜的夏季着装。诗人通过这一对比,巧妙地揭示了不同地域、不同季节间的穿衣习惯差异,同时也反映了边疆地区与内地在气候认知上的不同,以及对自然环境适应能力的差异。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和人物对比,展现了边塞地区的独特气候特征和人文风貌,同时也蕴含了对自然与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肖雄
朝代:清

猜你喜欢

悼寿此山

七轴澜翻卷怒潮,九天恩重记前朝。

力鞭觳觫防侵稼,活写厓?恶吠尧。

秋幌囊萤心未老,春风吹雪鬓先彫。

青雷玉立青如削,千载高风不寂寥。

(0)

鹅湖道中·其一

野花狼藉雨初晴,人在山南山北行。

东风浅浅尚寒色,云映远天斜照明。

(0)

徐子颜挽章·其八

宗人相送入山阿,谁挽谁扶谁作歌。

既老无家且无子,不知君者谓如何。

(0)

谒尹谏议墓

髣髴儿时拜德容,中州江左事难同。

高泉宰木阴阴绿,白发人来酹晓风。

(0)

辩才塔院次致道韵

苏赵从前说辩才,后人尘土不须猜。

风篁岭下青春晚,寂寂应知我独来。

(0)

初二日南豅

八年趁得梅花发,忽到窗前把一杯。

岁晚心情吾醉矣,人应问我数能来。

(0)
诗词分类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诗人
韦庄 皇甫冉 丘浚 程嘉燧 陈三立 薛能 张继先 钱谦益 邓肃 黄滔 鲍照 杨载 薛时雨 姚勉 赵嘏 袁宗道 段成己 朱元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