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亭方井水,老寺少年僧。
涧响夜疑雨,云寒春欲冰。
这首诗描绘了僧人居住环境的清幽与禅意。首句“松树落钗股,晓行犹见灯”以松树的枝叶比喻僧人的修行之树,即使清晨出行,仍可见到灯火,象征着僧人生活的宁静与持续。接着,“圆亭方井水,老寺少年僧”描绘了僧房内外的景致,圆亭与方井水的对比,既展现了空间的美感,也寓意着佛法的圆融与法界的秩序。老寺与少年僧的组合,则体现了佛教传承的悠久与活力。
“涧响夜疑雨,云寒春欲冰”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静谧与寒冷,山涧的回响仿佛是夜晚的细雨,而云层的寒冷预示着春天即将结束,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最后,“山僮错相认,应道我来曾”表达了对僧人生活的一种好奇与尊敬,山中的童子可能因不常见到外来者而误认,但僧人却能理解并接纳这种误会,体现了僧人内心的平和与包容。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僧人生活的独特魅力,以及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禅宗精神。
舣舟绿湖边,跋马青山里。
今日善藏峰,到来讶尺咫。
万卉斗芳华,春光日日加。
所欣别有在,菜雨膏黄花。
径穿玲珑石,檐挂峥嵘泉。
小许亦自佳,昨来龙井边。
雾露掩湖光,凭栏眄渺茫。
留馀解说偈,善现不如藏。
个中合神会,不可以言传。
廿字意无尽,惟应李谪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