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屏西日,未晚溪欲昏。
火明依岸宿,人静听沙喧。
这首诗描绘了大庾山口傍晚时分的景象,充满了自然之美与诗人的情感。首句“高山屏西日”以高山作为背景,巧妙地将夕阳隐匿于其中,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接着,“未晚溪欲昏”则进一步渲染了黄昏时刻的宁静与朦胧感。
“百丈援滩势,丛篙避石根”两句,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展现了水流湍急、岩石林立的山间溪流景象,同时“丛篙避石根”也暗示了行船的艰难与谨慎。这种对自然环境的细腻刻画,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也体现了他对旅途艰辛的深刻体会。
“火明依岸宿,人静听沙喧”则将视角转向夜晚,火光在岸边闪烁,似乎为夜行者提供了一丝温暖与指引,而“人静听沙喧”则以反差的手法,突出了夜晚的寂静与沙粒的细微声响,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孤独的意境。
最后,“家室天涯共,扁舟忆故园”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家乡的思念之情。身处异乡,面对自然美景,心中却涌起对家的深深眷恋,这种情感的流露,使得整首诗更加丰富和动人。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观描绘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以及对家乡的深切思念,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杜鹃叫破空林烟,锦官城外春无边。
碧鸡坊头酒新熟,黄四娘家花正燃。
少陵老子动幽兴,蹇驴破帽东风前。
同行者谁二三辈,襟怀洒落如神仙。
醉归不觉日已暮,小桥争度催吟鞭。
图中光景宛如昨,知是天宝开元年。
华构敞高明,况复临清池。
碧水自泠泠,箓竹何猗猗。
日出镜光净,风来翠羽披。
多君擅清致,对此情自怡。
不为孺子歌,喜诵武公诗。
丹衷素自许,劲节能坚持。
粤从历华近,上受列圣知。
伫看昼锦回,所居愈光辉。
都城启灵境,琳宫丽层霄。
离离万玉树,终日起祥飙。
龙虎张真人,曾此驻云轺。
虬髯赪玉颜,餐霞拟松乔。
久厌尘世居,竟赴三山招。
丹台空寂寞,云气自飘飘。
我来抚遗迹,落木风萧萧。
□□□□□,□□□□□。
滩声自潺湲,崖壁炫青紫。
鱼濯碧波□,□□□□□。
□□□□许,鹿□差可拟。
畸人嗜幽静,卜筑近□□。
□□□□□,□□□□□。
□阴连松筠,香气杂兰芷。
尘喧□□□,□□□□□。
□□设尊罍,客去玩书史。
逍遥穹壤间,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