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同是客,两寺即为家。
老竹仍多笋,枯藤也自花。
百年(bǎi nián)的意思:百年表示一百年的时间,也指很长时间。常用于形容事物的持久和历史悠久。
归舟(guī zhōu)的意思:指归还原处,回到出发的地方。
何时(hé shí)的意思:何时表示询问时间,问什么时候。
结茅(jié máo)的意思:指结交朋友,结成亲密的关系。
枯藤(kū téng)的意思:指人老迈、衰弱无力的状态,也用来比喻事物衰败、没落。
落日(luò rì)的意思:指太阳落山,天色暗下来,也用来比喻人或事物的衰落、结束。
茅屋(máo wū)的意思:指简陋的房屋或住所。
碛沙(qì shā)的意思:指沙漠中的沙丘,比喻艰险困难的环境或道路。
太湖(tài hú)的意思:形容事物巨大、广泛、广阔。
相伴(xiāng bàn)的意思:一同陪伴、共同出现
烟霞(yān xiá)的意思:指山间的烟雾和霞光,用来形容美丽的景色。
这首诗描绘了傍晚时分,诗人乘船在太湖上漂泊的情景。"落日太湖上",画面开阔,夕阳映照湖面,营造出宁静而略带寂寥的氛围。"归舟又碛沙",暗示着诗人旅途的艰辛和对归宿的渴望。
诗中表达了诗人与智东堂两位僧人之间的深厚友情,他们都是天涯游子,把两座寺庙视为自己的第二个家,"百年同是客,两寺即为家",流露出漂泊者对安定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
"老竹仍多笋,枯藤也自花",通过描绘老竹新生、枯藤开花的生命力,寓言人生虽老但仍具生机,展现出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未来生活的期待,希望能与朋友一同建造茅屋,过上隐逸的生活,"何时结茅屋,相伴老烟霞",表达了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深深向往,以及对友情的永恒承诺。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景抒情,寓哲理于生活细节之中,展现了元代文人墨客的淡泊心境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长记与君别,丹凤九重城。
归来故里,愁思怅望渺难平。
今夕不知何夕,得共寒潭烟艇,一笑俯空明。
有酒径须醉,无事莫关情。寻梅去,疏竹外,一枝横。
与君吟弄风月,端不负平生。
何处车尘不到,有个江天如许,争肯换浮名。
只恐买山隐,却要炼丹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