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洗干戈眼,舟穿乱石间。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大 藤 峡 宋 /曾 几 一 洗 干 戈 眼 ,舟 穿 乱 石 间 。不 因 深 避 地 ,何 得 饱 看 山 。江 溃 重 围 急 ,天 横 一 线 悭 。人 言 三 峡 险 ,此 路 足 追 攀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饱看(bǎo kàn)的意思:
尽量看。 元 耶律楚材 《过济源登裴公亭用闲闲老人韵》之二:“掀髯坐语閒临水,仰面徐行饱看山。”《醒世恒言·吴衙内邻舟赴约》:“ 吴衙内 指望帮过了船边,细细饱看。谁知纔傍过去,便掩上舱门。”
避地(bì dì)的意思:避开危险或困难的地方;逃离危险的地方。
干戈(gān gē)的意思:干戈是一个多义词,通常表示战争、战斗或武器。它也可以指代战争的形式、斗争的手段或冲突的痕迹。
何得(hé de)的意思:指得到什么或明白什么的来源。
人言(rén yán)的意思:指别人的言论、议论。
三峡(sān xiá)的意思:指一道山峡或河峡,也可比喻险要之地。
天横(tiān héng)的意思:形容天空中云彩横布,景象壮观。
一线(yī xiàn)的意思:表示极为微弱或微小的差距或界限。
重围(chóng wéi)的意思:指被困在困境中,无法摆脱。
追攀(zhuī pān)的意思:追求高峰,争取更好的成绩或地位。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曾几所作的《大藤峡》。诗人通过描绘舟行于大藤峡中的景象,展现了山水之间的壮丽与险峻。"一洗干戈眼"表达了诗人暂时摆脱战乱纷扰的喜悦,"舟穿乱石间"则刻画了峡谷中水流湍急、怪石嶙峋的画面。接下来的两句"不因深避地,何得饱看山",诗人庆幸自己能在此处隐秘之地欣赏到大自然的美景,流露出对山水之美的赞叹。
"江溃重围急,天横一线悭"进一步描绘了江水奔腾、天空狭窄的场景,运用生动的比喻,表现出三峡的险峻。最后两句"人言三峡险,此路足追攀"呼应开头,既总结了峡中山水的特点,也表达了诗人对这条险峻之路的向往和挑战精神。
整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大藤峡的壮丽景色,同时也寓含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景观的热爱。
- 翻译
- 洗净了战争的眼眸,船在乱石中穿行。
如果不是因为深深躲避战乱,怎能饱览眼前的山川。
江水突破重重包围,水流湍急,仿佛天空仅剩一线缝隙。
人们常说三峡艰险,这条路却足以让人攀登挑战。
- 注释
- 干戈:战争。
舟:船。
乱石:散乱的石头。
避地:躲避战乱的地方。
饱看:尽情欣赏。
溃:突破。
横:横亘。
一线:狭窄的一条线。
三峡:长江上的三个重要峡谷(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险:艰险。
追攀:追逐攀登。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拟饮马长城窟
秦城苍苍汉月白,秋风饮马城边窟。
髑髅出土绣碧花,犹道秦时筑城卒。
秦皇筑城非不仁,汉武开边亦可人。
遮断玉关朝遣戍,长驱青海夜生尘。
祁连封后焉支失,绝漠愁胡眼流血。
残星点点散牛羊,霜天萧萧动箴篥。
闻道官家重首功,轻车仍拜未央宫。
从此北庭常保塞,几曾南向敢关弓。
射生旧日云中守,列帐传呼赐牛酒。
三时禾黍种连云,四月桃花开马首。
城郭安西净扫除,蒲桃天马贡长途。
太平不用封侯相,卫霍于今只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