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论语绝句·其九十二》
《论语绝句·其九十二》全文
宋 / 张九成   形式: 古风  押[鱼]韵

欲逃阳货遇诸涂,在我之言亦未疏。

大抵行藏非汝事,孰云夫子痈疽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大抵(dà dǐ)的意思:大致,大约。表示大体上或大致上的意思。

夫子(fū zǐ)的意思:夫子是指古代中国的儒家学者,也可以泛指学者、老师。

行藏(xíng cáng)的意思:指一个人的言行举止、行为表现。

痈疽(yōng jū)的意思:痈疽是指皮肤或内脏发生的严重化脓性炎症,引申为形容社会上的腐败和败坏现象。

注释
阳货:人名,春秋时期鲁国大夫。
涂:道路。
疏:陌生,不熟悉。
行藏:人的行为和隐居。
汝:你。
事:责任。
孰:谁。
夫子:对孔子的尊称。
痈疽:比喻严重的疾病或问题。
翻译
想要逃离阳货却在路上遇见,我的言论对你来说并不陌生。
你的行为和隐藏并不是你的责任,谁又能说孔子是治疗疮痍的人呢。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张九成的作品,体现了作者对于《论语》中孔子言行的深刻理解和个人情感的寄托。诗中的“阳货”指的是儒家的礼节与教条,而“诸涂”则象征着世间的纷扰和困惑。首句“欲逃阳货遇诸涂”表达了作者想要超脱世俗礼法,追求真理的愿望,但却发现自己处于种种困境之中。

“在我之言亦未疏”这一句话,则显示了作者对于《论语》教义的深入理解与思考,并非泛泛之辩,而是希望能够将孔子的思想更加透彻地传达给世人。

接下来的两句“大抵行藏非汝事,孰云夫子主痈疽”则进一步阐述了作者对于《论语》中孔子教导的深刻领悟。这里的“行藏”指的是孔子的教诲和行为,而“非汝事”表明这些并非普通人的日常所为。而最后一句则借用了医术上的比喻,说明孔子的智慧和教导就像是治疗内外疾病(痈疽)的良药。作者通过这样的比喻,强调了《论语》对于人心灵的治愈作用。

这首诗不仅体现了张九成对《论语》的深刻理解,也反映出他对儒家文化传承和个人修养的重视。同时,诗中所蕴含的情感和思想也让我们窥见到作者内心对于真理追求的渴望,以及对于世间纷争的超脱态度。

作者介绍

张九成
朝代:宋

(1092—1159)杭州钱塘人,字子韶,号横浦居士,又号无垢居士。少游京师,从学于杨时。高宗绍兴二年进士第一。历著作郎及礼部、刑部侍郎等职。因与秦桧不和,被谪南安军十四年。桧死,起知温州。研思经学,多有训解。卒谥文忠。有《横浦集》、《孟子传》。 
猜你喜欢

称居赠永夫

吾友永夫古狷者,不义予之弗受也。

十年卧病时掩关,户外纷纷看野马。

当年侧身五坞山,予亦结庐山之下。

己畦先生盛生徒,摈斥伪体亲《风》《雅》。

时予年才十六七,不克升堂听《諴夏》。

韩门磊落多奇才,镠铁银镂尽炉冶。

永夫之诗比昌谷,永夫之穷过东野。

先生曰吁子来前,有粟可分馆可假。

朱门时亦馈梁肉,掉头不应如聋哑。

龙蛇道厄先生殂,侯芭有泪时倾泻。

几年漂泊东西游,到处逢人皆窃骂。

尔我重订云龙交,岁惟作噩月当且。

新知落落无几人,略如陶谢结白社。

䱐溪沈子笔最奇,手掣神光仡?閜。

葑田吴郎多态度,婀娜欲弄河间姹。

永夫出语必惊人,镂胁穿心慎挥洒。

自郐以下皆无讥,儿子纷纷鄙纨裤。

一日对我频绉眉,邻家老妇颜如赭。

惟鹊有巢鸠居之,依旧淹留无片瓦。

入门家徒四壁立,短衣往往不掩踝。

孺子黑廋弟冻皴,新诗盈帙欣可把。

近来又复学古澹,刻玉作钩改作銙。

嘱我试作《移居诗》,万壑冰壶杂土苴。永夫,永夫!

叙君生平有如此,呜呼吾意其谁写!

(0)

送胡长史从军郁林

野烧明虚帐,秋声落战旗。

只能闻笛夜,相忘在家时。

阮瑀工书札,陈琳解赋诗。

知君年少日,曾慕帝王师。

(0)

重过东园别墅感旧作

午桥庄闭少追游,树色波光带雨愁。

今日羊昙头白尽,尚零衰泪过西州。

(0)

七夕雨中

不见西南玉镜明,佳期迢递隔层城。

频飞千里针楼梦,独听空堂夜雨声。

乌鹊桥成头渐白,银河天远水空盈。

但令此夕常相会,牛女何劳别恨生。

(0)

和顾大嗣宗伤春之作兼送南归

离亭微雪点征衣,惆怅天涯事已非。

萍叶只随潮信转,杨花争见雨中飞。

梦回遥夜惊明烛,人对残春恋落晖。

望远思乡两无赖,故山空自寄当归。

(0)

连夜梦归故乡醒后偶成

梦境原虚幻,情真幻亦真。

身尝为客苦,心恋在家贫。

衣食怜娇女,忧劳慰老亲。

不知闺阁梦,曾否见归人?

(0)
诗词分类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诗人
费宏 萧统 朱瞻基 黄清老 李齐贤 王微 王贞白 徐灿 仓央嘉措 尤袤 黄任 瞿佑 陈廷敬 钱镠 姚燧 高骈 谭用之 崔道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