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大地(dà dì)的意思:指广阔的土地、大地之上。
焦枯(jiāo kū)的意思:形容草木因干旱而枯萎焦黄。也比喻人的精神、心情枯萎、疲惫不堪。
郊原(jiāo yuán)的意思:指郊外的原野,比喻远离尘嚣,环境幽静。
普教(pǔ jiào)的意思:普教是指普及教育,即普遍推广教育的意思。
三日(sān rì)的意思:指短时间内,只有三天的时间。
未省(wèi shěng)的意思:未省指没有省察、反省的意思,形容人不思悔改或不检讨自己的过错。
物意(wù yì)的意思:指言辞或行为所表达的意思或含义。
眼前(yǎn qián)的意思:指眼前所见的事物或情况。
昭苏(zhāo sū)的意思:指光明正大、公开无私的行为,也指正直、坦率、无欺诈的品质。
- 翻译
- 眼前的景象仿佛都变得鲜明起来,
似乎以前从未在郊野原野中如此普遍地出现过。
- 注释
- 眼前:当前所见。
物意:景物的情态。
颇:相当。
昭苏:清晰明亮。
省:知道。
郊原:郊外的田野。
遍也无:到处都是。
更:再。
觅:寻找。
洗车:比喻久旱后的大雨。
三日雨:连续三天的大雨。
普教:普遍滋养。
大地:广阔的地面。
活焦枯:使干涸的土地恢复生机。
- 鉴赏
这是一首宋末元初时期的诗,作者是牟巘。从诗中可以看出,这是在一个干旱的季节里,连续多日没有降雨,导致农作物受损,人民生活受到影响。诗人通过这场无雨的困境,表达了对天气变化的无奈和对生命之水——雨水的渴望。
"眼前物意颇昭苏,未省郊原遍也无。"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干涸的景象,物色枯槁,没有生机,连远处的郊野都显得荒凉无边。诗人似乎在表达一种普遍的焦虑和绝望。
"更觅洗车三日雨,普教大地活焦枯。" 这两句则强调了对降雨的渴求,连续三天的寻觅无果,使得大地更加干涸枯萎。诗人通过“洗车”一词,不仅形象地表达了对于雨水的迫切期待,也隐含了希望雨水能够洗净一切干旱带来的污浊。
整首诗反映了农耕社会对自然环境依赖性的深刻,同时也表现出了古人在面对自然灾害时那种无力感和宗教信仰的渴望。通过这场无雨事件,诗人不仅表达了对生命之源的敬畏,也传递出了一种超越物质层面的精神需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