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虎 斑 猫 宋 /张 镃 百 丈 慵 参 老 野 狐 ,一 只 俄 得 小 於 菟 。眈 眈 肯 听 豺 声 怯 ,索 索 当 令 鼠 辈 无 。既 与 道 人 常 并 坐 ,何 妨 童 子 戏 编 须 。硬 黄 新 染 香 如 蜡 ,从 此 书 堂 不 闭 厨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丈(bǎi zhàng)的意思:形容事物高大、巨大。
并坐(bìng zuò)的意思:指多人一起坐在一起,表示和睦、团结。
豺声(chái shēng)的意思:指恶劣的声音或恶劣的言论。
从此(cóng cǐ)的意思:从现在开始,表示某个事件或情况从此以后发生了改变。
眈眈(dān dān)的意思:形容贪婪、垂涎欲望强烈的样子。
当令(dāng lìng)的意思:适时、合时宜
道人(dào ren)的意思:道人指的是修行道德修养的人,也可以指道德高尚的人。
何妨(hé fáng)的意思:没有必要担心或阻止,表示无妨。
鼠辈(shǔ bèi)的意思:指那些卑鄙、无耻、下贱的人。
书堂(shū táng)的意思:指读书学习的地方或机构,也可以指书房。
索索(suǒ suǒ)的意思:形容声音轻微而连续,或者形容行动轻盈迅速。
童子(tóng zǐ)的意思:指小孩子的声音非常嘈杂,形容人多嘈杂、喧闹。
野狐(yě hú)的意思:指狡猾狡诈的人。
一双(yī shuāng)的意思:一对、一副
硬黄(yìng huáng)的意思:形容性格刚强、坚定,不易受到外界影响或动摇。
于菟(yú tú)的意思:指某人或某事物在特定环境中显得格格不入、不得体或不恰当。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野生活图景,展现了自然与人性和谐共处的情趣。诗中的“百丈慵参老野狐”、“一双俄得小于菟”形象鲜明,捕捉到了野生动物的闲适自在,同时通过“眈眈肯听豺声怯”,表现了它们对周围环境的声音反应,显露出一种警觉而又从容的生活态度。
诗人借“索索当令鼠辈无”暗示着这些小动物似乎也在接受某种训导或命令,营造出一个和谐的生态系统。接着,“既与道人常并坐,何妨童子戏编须”,则描绘了自然界中人类与动物共处的情景,道士与孩童一同参与其中,共同编织着生命的故事。
最后两句“硬黄新染香如蜡,从此书堂不闭厨”,诗人通过对颜色和气味的细腻描述,传达了一种生活的美好和满足。这里的“书堂”可能指的是一处远离尘嚣的学问之所,而“不闭厨”则意味着知识的门户始终向善意的人敞开。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界生命活动的细致观察,传递了一种超脱世俗、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哲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