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北阙(běi què)的意思:指高大的宫阙,比喻高峻的山峰或高耸入云的建筑物。
不才(bù cái)的意思:指自己才能不高,能力有限。
何尝(hé cháng)的意思:表示反问,用于表达对某种情况或说法的否定。
明主(míng zhǔ)的意思:指明智、明理的统治者或领导者。
却回(què huí)的意思:却指转身,回指转身回去。表示事情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又回到原来的状态或位置。
若为(ruò wéi)的意思:如果成为、如果是
上书(shàng shū)的意思:上书是一个动词成语,指的是将文字写在书籍、文件等物品上面。
耆旧(qí jiù)的意思:指年老物旧,形容东西或人的年代久远,破旧不堪。
诗人(shī rén)的意思:
[释义]
(名)写诗的作家。
[构成]
偏正式:诗(人
[例句]
曹操是一个军事家;也是一位诗人。(作宾语)天宝(tiān bǎo)的意思:指天上的宝物,比喻极其珍贵的东西。
- 鉴赏
这首诗《襄阳咏史(其二十)凤林》由金末元初的诗人李俊民所作,通过诗句展现了对历史人物的追思与感慨。
首句“天宝诗人去却回”,以“天宝”二字点出历史背景,暗指唐代天宝年间,借以表达对古代文人的怀念与敬仰之情。“去却回”三字则描绘了诗人离开尘世,又仿佛重返人间的超脱意境,寓意深远。
次句“果曾北阙上书来”,进一步揭示了诗人曾经在政治舞台上活跃的身影,表达了对古代文人参与国家治理、谏言献策的肯定与赞美。北阙,古代皇宫的北门,常用来象征朝廷或权力中心,此处暗示诗人有过入仕的经历。
后两句“若为耆旧无新语,明主何尝弃不才”,则是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与感慨。前一句“若为耆旧无新语”意为即使是最年长的智者,也应不断有新的见解和思想,体现了对知识创新与持续进步的重视。后一句“明主何尝弃不才”则表达了对贤明君主的期待,即无论才能如何,只要能贡献智慧,就不应被忽视或抛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古代文人形象的描绘与历史情境的再现,表达了对知识创新、人才价值以及理想政治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情回顾与对未来的美好愿景。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