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襄阳咏史·其二十凤林》
《襄阳咏史·其二十凤林》全文
金 / 李俊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北阙(běi què)的意思:指高大的宫阙,比喻高峻的山峰或高耸入云的建筑物。

不才(bù cái)的意思:指自己才能不高,能力有限。

何尝(hé cháng)的意思:表示反问,用于表达对某种情况或说法的否定。

明主(míng zhǔ)的意思:指明智、明理的统治者或领导者。

却回(què huí)的意思:却指转身,回指转身回去。表示事情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又回到原来的状态或位置。

若为(ruò wéi)的意思:如果成为、如果是

上书(shàng shū)的意思:上书是一个动词成语,指的是将文字写在书籍、文件等物品上面。

耆旧(qí jiù)的意思:指年老物旧,形容东西或人的年代久远,破旧不堪。

诗人(shī rén)的意思:

[释义]
(名)写诗的作家。
[构成]
偏正式:诗(人
[例句]
曹操是一个军事家;也是一位诗人。(作宾语)

天宝(tiān bǎo)的意思:指天上的宝物,比喻极其珍贵的东西。

鉴赏

这首诗《襄阳咏史(其二十)凤林》由金末元初的诗人李俊民所作,通过诗句展现了对历史人物的追思与感慨。

首句“天宝诗人去却回”,以“天宝”二字点出历史背景,暗指唐代天宝年间,借以表达对古代文人的怀念与敬仰之情。“去却回”三字则描绘了诗人离开尘世,又仿佛重返人间的超脱意境,寓意深远。

次句“果曾北阙上书来”,进一步揭示了诗人曾经在政治舞台上活跃的身影,表达了对古代文人参与国家治理、谏言献策的肯定与赞美。北阙,古代皇宫的北门,常用来象征朝廷或权力中心,此处暗示诗人有过入仕的经历。

后两句“若为耆旧无新语,明主何尝弃不才”,则是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与感慨。前一句“若为耆旧无新语”意为即使是最年长的智者,也应不断有新的见解和思想,体现了对知识创新与持续进步的重视。后一句“明主何尝弃不才”则表达了对贤明君主的期待,即无论才能如何,只要能贡献智慧,就不应被忽视或抛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古代文人形象的描绘与历史情境的再现,表达了对知识创新、人才价值以及理想政治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情回顾与对未来的美好愿景。

作者介绍
李俊民

李俊民
朝代:金   籍贯:自号鹤鸣老

李俊民(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自号鹤鸣老人,泽州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 ,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李俊民任泽州教授,长期在泽州大阳生活教学。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谥庄靖。能诗文,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之音。有《庄靖集》。 
猜你喜欢

挽张之洞联

予谥特荷恩荣,曰文曰襄,不愧勋名播中外;

持节曾为保障,惟江惟汉,定知魂魄恋东南。

(0)

挽张之洞联

开济老臣心,定知素愿多违,独有大名垂宇宙;

安危天下望,料想丹诚不泯,长留浩气壮山河。

(0)

挽彭玉麟联

德已备皋陶九言,听朝野声称,真个不息自强,有道如矢;

谥可赅周公卅字,录水陆功绩,何徒追补过失,肇敏行成。

(0)

江南乡试至公堂联

矮屋策高文,九天升,九渊沉,九转丹凝,多士出身,在此九月九日;

秋闱醒春梦,三艺竞,三场竟,三条烛烬,一官回首,于今三十三年。

(0)

挽刘隐霞司马

五载共兵戈,地下知心王壮武;

万年歆俎豆,沙场归骨马文渊。

(0)

挽曾国荃联

匡复中兴延世赏;飞升上界谱钧天。

(0)
诗词分类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诗人
徐釚 傅察 龚翔麟 张乔 魏学洢 李若水 张伯端 徐玑 裘万顷 柳亚子 叶恭绰 胡曾 朱庆馀 赵师秀 王勃 熊琏 李频 韩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