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读王谢传十二首·其四王僧达》
《读王谢传十二首·其四王僧达》全文
清 / 牛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浔阳赴义早知名,戴面朝天八座惊。

太保幸晋家法在,免教馁鬼作怨声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八座(bā zuò)的意思:指八座山峰,比喻人才辈出,众多杰出的人物。

朝天(cháo tiān)的意思:指向上延伸,直立而高耸。

戴面(dài miàn)的意思:指人面无人色,形容害怕或害羞的样子。

赴义(fù yì)的意思:表示为了正义或公义的事情而主动前往、投身其中。

鬼作(guǐ zuò)的意思:指行为举止不正当,做出令人不悦或者不可理解的事情。

家法(jiā fǎ)的意思:指家庭中的法规和家族中的规矩,用以约束家庭成员的行为。

面朝(miàn cháo)的意思:面朝表示一个人或物体面向某个方向,通常用来形容人或物体的朝向。

馁鬼(něi guǐ)的意思:指人勇气消退,意志丧失,不敢再战斗或行动的状态。

浔阳(xún yáng)的意思:浔阳是一个地名,指的是江西省南昌市的一个城区,也用来形容美丽的风景。

怨声(yuàn shēng)的意思:指众多怨恨、不满的声音四处传播。

早知(zǎo zhī)的意思:如果事先知道,就能避免麻烦或损失。

知名(zhī míng)的意思:广为人知,名声大。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牛焘所作的《读王谢传十二首》系列中第四首,名为《浔阳赴义早知名》。诗中通过描述王僧达(王谢家族成员)早年为正义而行的行为,以及朝廷对其的震惊与赞赏,展现了王僧达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对国家法律的忠诚。

“浔阳赴义早知名”,开篇点明了王僧达年轻时便以勇敢和正义著称,尤其是他前往浔阳(今江西九江)执行正义之举,早已闻名遐迩。这句诗赞扬了王僧达的勇气和决心,以及他为维护正义而不畏艰险的精神。

“戴面朝天八座惊”,进一步描绘了王僧达行为的影响力。这里的“八座”指的是古代官职,象征着朝廷的高层官员。王僧达的行动不仅在地方上引起了轰动,更让朝中的高官们为之震惊。这表明他的行为不仅体现了个人的道德勇气,也触动了整个社会的道德观,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敬佩。

“太保幸晋家法在,免教馁鬼作怨声”,最后两句诗表达了对王僧达行为的正面评价。这里提到的“太保”可能是指古代的一种高级官职,象征着国家的保护者。通过这句话,诗人强调了王僧达的行为不仅维护了正义,还避免了因不公而导致的怨恨和不满,使得社会更加和谐稳定。同时,这也暗示了王僧达的行为符合国家的法律和道德标准,得到了高层的认可和支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王僧达早年行为的赞美,展现了其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对国家法律的忠诚,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正义和道德价值的推崇。

作者介绍

牛焘
朝代:清

牛焘(1794~1861)字涵万,丽江人,拔贡生,历任镇沅、安宁、邓川、罗平教官,有《寄秋轩稿》,家饶于赀而标寄萧然,蓄一雷氏琴,自谱新曲被之弦轸,同时马之龙能吹铁笛,郡中有“牛琴马笛”之目。咸、同之乱,焘避之山洞中,抱琴而死。剑川赵藩辑其诗七十余首刊入《丽郡诗征》中。
猜你喜欢

宁寿宫灯联

西社赛春灯,市流帑镪,釜溢仓粮,六十年逢年布惠;

南荣曝朝日,户弛镠租,漕除玉粒,二十万累万全蠲。

(0)

挽徐用仪袁昶许庚身联

方事之殷,得数子据理力争,使知我国达官,大有人在;

痛定而后,读几行诏书褒恤,可见朝衣东市,非出天心。

(0)

挽张百熙联

劳在殿廷,功在学校,忧在国家,志业未全伸,薄海久思贤宰辅;

不设城府,不立门庭,不分畛域,丰神忆初睹,曲江如对古名臣。

(0)

新会梁氏宗祠联

作室者去其旧而惟新是谋,试看哲匠经营,大厦广搜众材,治国规模如此矣;

法祖者师其意不必泥其迹,敢向宗人演说,合群乃能保种,自强根本在斯乎。

(0)

门联

宅入先贤传;门听长者车。

(0)

门人挽先生

遽尔颓山,梦坐两楹呼弟子;

未能筑室,心丧三载答先生。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诗人
张炎 贾岛 傅若金 贺知章 顾况 刘因 叶梦得 晁公溯 谢应芳 温纯 张謇 戚继光 龚鼎孳 郭则沄 储光羲 高适 蒋士铨 陆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