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行常山尾,高城下吾前。
薪人过我傍,一笑如相怜。
指城前问余,考古今几年。
按辔(àn pèi)的意思:按住马的辔绳,控制马匹的行动。比喻掌握局势,牢牢控制。
苍烟(cāng yān)的意思:形容农村或山林中炊烟或火焰的景象。
飞狐(fēi hú)的意思:指人行动敏捷、狡猾机智的样子。
抚己(fǔ jǐ)的意思:反思自己的言行,反省自己的过失。
古今(gǔ jīn)的意思:古代与现代,过去与现在
豪杰(háo jié)的意思:指具有勇敢、英勇、豪迈气概的人。
慨然(kǎi rán)的意思:表示心情激动,情绪高涨,意气风发。
考古(kǎo gǔ)的意思:考古是指通过对古代文化遗存的发掘、研究和分析,来了解古代社会、历史和文化的学科。
前襟(qián jīn)的意思:指人的品德、态度或行为表现。
沈思(shěn sī)的意思:沉浸于思考、深思熟虑
未及(wèi jí)的意思:未能达到或比不上
我行(wǒ xíng)的意思:表示自己有自信、有能力去做某件事情。
相怜(xiāng lián)的意思:相互怜悯、同情对方的困境或不幸。
形势(xíng shì)的意思:形势指的是某一特定领域或局势中的情况和态势。
行歌(xíng gē)的意思:指行走时唱歌,形容心情愉悦,无忧无虑。
遥想(yáo xiǎng)的意思:回想往事,追忆过去。
易水(yì shuǐ)的意思:易水是一个地名,指的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条河流。这个成语用来比喻较量或决斗的地点。
依依(yī yī)的意思:形容依恋不舍,情意绵绵。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刘因所作的《经古城》。诗中描绘了诗人行至常山尾,见到高城时的感慨与思考。诗人漫步古城,回顾历史,深思古代与现今的变迁,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沉思与对历史的敬畏之情。
首句“我行常山尾,高城下吾前”,诗人行走在常山的末端,一座高大的城墙映入眼帘,预示着接下来将要面对的历史与文化的厚重。接着,“按辔览形势,依依见全燕”描述了诗人放慢脚步,仔细观察这座古城的布局与环境,仿佛在寻找历史的痕迹,感受这片土地曾经的辉煌。
“易水开前襟,飞狐连右肩”两句,诗人以生动的比喻描绘了古城周围的地理特征,易水如同古城的前胸,飞狐则像是其右肩,形象地展现了古城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存。
“遥想豪杰场,抚己增慨然”则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上的英雄豪杰的追忆与敬仰,以及对自己身处于这个时代,面对历史的复杂情感。
“薪人过我傍,一笑如相怜”描绘了一位老者路过诗人身旁,给予他一个温暖的笑容,似乎在以自己的经历与智慧,给予诗人一种安慰与理解。
“指城前问余,考古今几年”是老者向诗人询问关于这座古城的历史,诗人陷入了深思,思考着从古至今的漫长岁月。
最后,“沈思未及答,行歌入苍烟”表达了诗人深思之后,未能立即回答老者的询问,而是选择以歌声表达自己对历史的感慨,融入了苍茫的烟雾之中,结束了他的思考与回忆。
整首诗通过诗人行走在古城中的所见所感,展现了对历史的深刻反思与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