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争惠山品,地避子城尘。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本性(běn xìng)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事物固有的、不易改变的本质和特征。
讲席(jiǎng xí)的意思:指讲学、演讲的地方或场合。也指讲学的职位或讲学的权威。
劳生(láo shēng)的意思:劳动创造生活,劳动改变命运。
嶙峋(lín xún)的意思:形容山峰、岩石等高耸、陡峭的样子。
峭壁(qiào bì)的意思:指陡峭的山壁,也用来形容形势险要或难以逾越的困境。
书台(shū tái)的意思:指的是专门用来放置书籍的桌子或架子。也用来形容读书勤奋、博览群书的人。
岩穴(yán xué)的意思:指山洞或岩石裂缝中的居所,比喻隐蔽的住所或藏身之处。
隐见(yǐn jiàn)的意思:隐藏的事物逐渐显露出来。
幽林(yōu lín)的意思:指深深的树林,草木茂盛,环境幽静。
子城(zǐ chéng)的意思:指固定在城墙内部的小城,比喻受到严密控制的地方。
-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顾璘的《和徐子仁游虎丘四首(其三)》描绘了一幅文人寻幽访胜的画面。首句“漫踏书台路”展现了诗人悠然漫步在书斋小径的情景,暗含对知识与文化的追寻。接下来的“那逢讲席人”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学术交流的渴望,却难得遇到志同道合者。
“泉争惠山品”运用了比喻,将泉水比作惠山名泉,暗示此处水质清冽,如同名胜之地。而“地避子城尘”则写出环境的清净,远离城市的喧嚣与尘埃。诗人通过“幽林云隐见”描绘出山林的深邃与神秘,仿佛云雾缭绕,增加了景色的层次感。
“峭壁玉嶙峋”进一步刻画了山势的险峻,峭壁如玉,峥嵘突兀。最后两句“本性宜岩穴,劳生负此身”揭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向往,他渴望回归自然,过一种超脱世俗、顺应本性的生活,然而现实中的忙碌人生使他感到无奈,仿佛背负着无法摆脱的责任。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游历虎丘为背景,寓言式地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生活的感慨,展现出文人士大夫的闲适与苦闷交织的情感世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