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钟鸣满脰,多稼讵言功。
丙吉夑调里,郭舒雅量中。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弘历所作的《和李峤杂咏诗百二十首韵》系列之一百一十五首,主题为“牛”。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描绘了牛的形象及其寓意。
首句“黄钟鸣满脰”,以黄钟之音喻牛颈,形象地描绘出牛在田野间劳作的情景,同时也暗示了牛的勤劳与奉献精神。接着,“多稼讵言功”一句,赞美了牛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贡献,但又谦虚地表示,这些功劳并非牛自夸,而是自然界的规律使然。
“丙吉夑调里,郭舒雅量中”两句,通过引用历史人物丙吉和郭舒的故事,进一步强调了牛的默默无闻、任劳任怨的品质。丙吉和郭舒都是历史上以宽厚仁慈著称的人物,这里将牛与他们相提并论,表达了对牛高尚品德的赞誉。
“端知剑堪卖,不与马同风”则通过对比剑和马,来突出牛的独特之处。剑通常与勇猛、战斗相关联,而马则常被用来形容速度与力量。相比之下,牛虽然不如剑那样锋利,也不如马那样迅捷,但它却有着自己独特的价值——卖剑买牛,意味着放弃短视的追求,选择更为持久、稳定的生活方式,这正是牛所代表的精神。
最后,“葛乐穆然古,巢言作者通”两句,可能是在引用或暗含其他典故,进一步深化了对牛的赞美。葛乐穆然古,可能是指葛洪的《抱朴子》,其中蕴含着古代智慧;巢言作者通,则可能是引用巢父、许由等隐士的故事,强调牛的宁静、淡泊和与世无争的品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牛的生动描绘和象征性的解读,展现了牛作为农耕文明基石的重要地位,以及它所蕴含的坚韧、无私、智慧和宁静的美好品质。
君不见灵隐山前小朵峰,入山九里皆青松。
怒涛翻空捲江海,高枝挂石磻虬龙。
西湖三月春意浓,锦囊骏马呼奚童。
清阴夹道生爽气,金粉扑面香濛濛。
两年不踏湖头路,转眼春来又春暮。
画中忽见一株松,彷佛山前幽绝处。
幽绝之处多仙灵,吾独何为缚尘缨。
寄谢仙灵许同隐,准拟长镵寻茯苓。
篱角黄疏,墙根秋老,好句觅向谁边。
石湖新谱,花发范村前。
霜色偏饶烂漫,都埽却、荒径寒烟。
君知否、提壶健者,供养已经年。经年。
閒里过,多情夜雨,白发三千。
便家无山住,境亦神仙。
我欲狂歌置酒,拚一醉、舞蔗当筵。
归来后、镫青月白,残梦故乡天。
重帘休卷,又斜风细雨,清明天气。
潘鬓沈腰憔悴甚,懒向石阑重倚。
花落花开,月圆月缺,总是愁中味。
相思何处,美人遥隔秋水。
休说旧约寻芳,寒侵纸帐,醉昏昏思睡。
底事流莺啼不住,又把离魂惊起。
柳叶含颦,桃花含笑,顿惹伤春意。
尺书谁寄,别情千缕难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