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屋边傍筑圃平,振茎留秸起耞声。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清代诗人弘历对农具“连耞”的赞美与欣赏。通过细腻的笔触,诗人不仅展现了农具的实用功能,更将其置于乡村生活的背景中,赋予了深刻的文化与情感内涵。
首句“村屋边傍筑圃平”,描绘了一幅宁静和谐的乡村景象,简朴的房屋旁,平整的土地上,农事正忙。这一句为后续的描述奠定了自然、朴实的基调。
次句“振茎留秸起耞声”,生动地刻画了连耞工作的场景。连耞在田间工作时,振动茎杆,留下稻草屑,发出声响,这一系列的动作和声音,既展示了农具的功能,也体现了农民劳作的节奏与韵律。
后两句“丹青不是图山水,仿佛当年刻木情”,则将连耞与艺术创作相联系,表达了诗人对农具背后所蕴含的历史与文化价值的深刻理解。诗人认为,连耞虽非山水画中的对象,却如同古代工匠以木刻技艺表达情感一般,承载着农耕文明的智慧与情感。这种将农具视为艺术品的视角,体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热爱。
整首诗通过对连耞这一农具的细致描绘与深入思考,不仅展现了其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更揭示了农具背后所蕴含的人文精神与历史传承,是一首富有深意的田园诗。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青玉峡
青玉峡口双厓开,层青倒卷作怒雷。
马尾东来势一掉,蹴起万壑声喧豗。
我初观瀑十里外,银潢远泻高崔嵬。
到寺亭午霁色出,珠帘正挂莲花台。
云根却踏巨鳌背,日影磨荡神龙颏。
仰望珠帘不可见,中盎一碧如平杯。
高峰转东又转北,不知拗折从何来。
到此万马跃一鼓,飞花喷雪成千堆。
大石礌硠剨万古,淋漓元气非莓苔。
手扪星辰不敢逼,庚庚眼眩杓衡魁。
隔溪啸答响山籁,长风襟袖凌九垓。
穿云剔篆不能去,粗沙细砾皆琼瑰。
漱玉亭子大如斗,想像坡老真仙才。
安得急雨看龙斗,狂呼潋滟于山僧送客忘言说,水自飞流石自横。
借问药苗寻径者,定知何处午鸡鸣。
《青玉峡》【清·翁方刚】青玉峡口双厓开,层青倒卷作怒雷。马尾东来势一掉,蹴起万壑声喧豗。我初观瀑十里外,银潢远泻高崔嵬。到寺亭午霁色出,珠帘正挂莲花台。云根却踏巨鳌背,日影磨荡神龙颏。仰望珠帘不可见,中盎一碧如平杯。高峰转东又转北,不知拗折从何来。到此万马跃一鼓,飞花喷雪成千堆。大石礌硠剨万古,淋漓元气非莓苔。手扪星辰不敢逼,庚庚眼眩杓衡魁。隔溪啸答响山籁,长风襟袖凌九垓。穿云剔篆不能去,粗沙细砾皆琼瑰。漱玉亭子大如斗,想像坡老真仙才。安得急雨看龙斗,狂呼潋滟于山僧送客忘言说,水自飞流石自横。借问药苗寻径者,定知何处午鸡鸣。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75167c67d1c52dc8958.html
坐祝融峰顶石观云海歌
清晨斋心登岳颠,西麓转东螺径旋。
最高已立南天门,培塿下见衡州前。
湘江南来一线白,五折北去明蜿蜒。
旁窥灵药峰之腋,云归如水风飘然。
仰企轸宿峰之凹,氛氲懒吐如炊烟。
回身瞥骇气四合,一物无见消诸缘。
敛襟更向碧落进,上封寺瞰浓相连。
日光迥照明且净,三百里铺白玉田。
轻风忽吹意宕漾,数峰尖露如摇莲。
却指东隅正萦郁,岧岧未辨何峰延。
身今据石岳尽此,千尺俯海欹右肩。
有风不动平泱漭,无风而动深洄漩。
少焉左顾复饙馏,如丝乱卷斜披绵。
丹林半失上封背,峰东滃滃峰西翩。
盘陀与我在云上,大虚之天惟倚天。
老松岿立白榆并,奚取藓迹名纷镌。
《坐祝融峰顶石观云海歌》【清·钱载】清晨斋心登岳颠,西麓转东螺径旋。最高已立南天门,培塿下见衡州前。湘江南来一线白,五折北去明蜿蜒。旁窥灵药峰之腋,云归如水风飘然。仰企轸宿峰之凹,氛氲懒吐如炊烟。回身瞥骇气四合,一物无见消诸缘。敛襟更向碧落进,上封寺瞰浓相连。日光迥照明且净,三百里铺白玉田。轻风忽吹意宕漾,数峰尖露如摇莲。却指东隅正萦郁,岧岧未辨何峰延。身今据石岳尽此,千尺俯海欹右肩。有风不动平泱漭,无风而动深洄漩。少焉左顾复饙馏,如丝乱卷斜披绵。丹林半失上封背,峰东滃滃峰西翩。盘陀与我在云上,大虚之天惟倚天。老松岿立白榆并,奚取藓迹名纷镌。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94067c67d1c531b0186.html
杨司寇枉驾寓斋
陆沈愧通识,荒谬悖时彦。
置兹凉炎区,即理鹓鹭贱。
高轩一以临,高言饫食楝。
砌苔延古意,众籁洁庭院。
艰哉何巍巍,出处蕴深鉴。
谁能慎所守,隆持表独善。
月露濯烟埃,疏雨洗河汉。
因心结素云,惊飙吹不散。
渔洋先生招同门诸子雅集以五月卖松风人间本无价为韵得价字
乌起星欲沈,尘飞月当下。
凉飔挽不留,炎气纷相射。
比来奉清言,卜昼仍继夜。
仿佛长松里,万壑秋涛泻。
风生两腋间,萧然不知夏。
吹物岂无心,报琼讵论价。
以此托心期,登仙比羽化。
又如顾长康,佳境得食蔗。
粲然谓热客,腐鼠何足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