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城南书院三十四咏·其六》
《题城南书院三十四咏·其六》全文
宋 / 张栻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林塘过雨不胜秋,万盖跳珠碧流

倚槛孤吟天欲暮,更穿芒屩方舟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碧流(bì liú)的意思:指清澈见底、绿色如玉的流水。

不胜(bù shèng)的意思:形容无法胜过或不胜任某种情况或事物。

方舟(fāng zhōu)的意思:方舟是指方形的船舶,也比喻能够拯救人们脱离困境的事物或人。

孤吟(gū yín)的意思:独自吟咏,形容孤独寂寞。

林塘(lín táng)的意思:林塘是一个形容词,指的是人多拥挤、拥挤不堪的状态。

芒屩(máng juē)的意思:形容人的行走迟缓或腿脚不灵活。

上方(shàng fāng)的意思:指在位置或地位上高于某人或某物。

跳珠(tiào zhū)的意思:指人的眼睛转动快速、活泼,形容机敏聪明,反应灵敏。

倚槛(yǐ kǎn)的意思:倚槛是指依靠着栏杆或门槛,形容人倚靠在窗前或门边,抚琴吟诗、吟咏自得其乐的情景。

注释
林塘:树林和池塘。
过雨:经过雨水。
不胜秋:承受不住秋天的凉意。
万盖:众多的树叶。
跳珠:像跳跃的珍珠。
碧流:清澈的水流。
倚槛:倚靠栏杆。
孤吟:独自吟唱。
天欲暮:天色将晚。
更:再,又。
穿:穿上。
芒屩:草鞋。
上方舟:准备乘船。
翻译
树林池塘经过秋雨洗涤,显得更加清冷,无数树叶如跳跃的珍珠,书写在绿色的水流上。
我独自靠着栏杆吟诗,天色渐近傍晚,又穿上芒鞋,准备乘小舟前往更远处。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张栻的作品,展现了诗人在秋雨中行走时的感受和景象。开头两句“林塘过雨不胜秋,万盖跳珠写碧流”描绘了一幅秋天雨后的湿润画面。“林塘过雨”表达了秋天的氛围,"不胜秋"则是说这场雨水虽然丰沛,但还是比不上秋天那种萧瑟、凄清的气息。"万盖跳珠写碧流"则形象地描述了雨滴落在溪流之中的情景,仿佛无数珍珠在水面跳跃,增添了一份生动和活力。

接下来的两句“倚槛孤吟天欲暮,更穿芒屩上方舟”则是诗人在雨中独自吟咏的情景。"倚槛孤吟"表现了诗人的孤独与淡定,"天欲暮"则营造出一种时间即将过去的感伤。而“更穿芒屩上方舟”则是说诗人继续乘坐着小舟,在稻田间穿行。"芒屩"指的是水稻成熟时的样子,这里使用了借代的手法,既形容了秋天的景色,也反映出诗人的孤独与深远的意境。

整首诗以清新自然的笔触,勾勒出了一个雨中行走、心灵自在的画面,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秋天特有的感悟和情感。

作者介绍
张栻

张栻
朝代:宋   号:南轩   籍贯:南宋汉州绵竹(今四川绵竹市)   生辰:1133年9月15日——1180年3月22日

张栻(1133年9月15日——1180年3月22日)字敬夫,后避讳改字钦夫,又字乐斋,号南轩,学者称南轩先生,谥曰宣,后世又称张宣公。南宋汉州绵竹(今四川绵竹市)人,右相张浚之子。南宋初期学者、教育家。南宋理宗淳祐初年(1241年)从祀孔庙,后与李宽、韩愈、李士真、周敦颐、朱熹、黄干同祀石鼓书院七贤祠,世称石鼓七贤。 
猜你喜欢

小适园桃花忽开·其二

花开犹未报人知,花下行吟漫自思。

花若能言应笑我,年年无酒只题诗。

(0)

奉和匏庵谢橘三首·其三

青李来禽亦甚都,木奴应未肯为奴。

他年若论封侯事,乞取东山一曲湖。

(0)

湖滨秋夜破屋独坐

细雨斜风冷不支,更残有客梦醒时。

草深野岸蛙传鼓,月暗虚堂鬼唱诗。

灯影渐辞人影去,愁肠争与热肠持。

眼前况味凭谁解,合付颓垣断井知。

(0)

忆溪湖

五里清波范蠡湖,秋风又起忆莼鲈。

多稌委积排山坞,连网铺张截水区。

菱角鸡头争上市,鹅群雁阵共依芦。

投簪归去身原乐,谁笑邹生一故吾。

(0)

周元亮奉赦南还龚孝升有诗赠别旋起青州道次韵和寄·其六

高厚真邀福,神明宝爱才。

凤凰飞去后,权作望京台。

(0)

英溪

野老生涯足自宽,坐来秋草日凋残。

雨中落果童先觉,灯下鸣螀妇起叹。

涧水恰供粳稻熟,松风偏与缚茅寒。

蘧庐信宿犹余事,得句频来石上刊。

(0)
诗词分类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诗人
钱钟书 老舍 顾随 沈祖棻 北朝民歌 唐玄宗 南朝民歌 唐琬 金庸 苏武 齐已 僧皎然 朱庆余 郁达夫 郭沫若 陶宏景 王珪 乾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